第A4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就该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

———记最美医生市第九医院放射科主任舒仁义

本报记者 蒋炜宁 江北记者站 吴红波

  预约好的采访时间推了再推。昨天下午在市第九医院放射科里,记者终于“逮到”这位“最美医生”。

  自从4年前作为专家引进后,舒仁义犹如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检查病人、书写诊断报告,最多时一天要读500多张片子,从上午7时半直至下午5时,换来的是病人能及时取报告,而他的双眼视力从2.0直线下降至1.0。

  小儿麻痹症让舒仁义感受到了疾病痛苦,立志要做一名解除病患的医生,高考时他将所有志愿都填了医科院校,最终如愿。由于身体原因,做不了临床医生,他就选了与临床最密切的放射科。

  “设身处地,假如我是病人,会希望医生怎么做?”从医那天起,舒仁义就常常这样自问。许多医疗服务因他的这个念想而变得不一样。

  长长的队伍、焦急地等待似乎是就医的常态,医院越大,大型设备检查预约时间越长。这让舒仁义的心很“痛”,为此,他取消了九院CT、磁共振检查预约,保证各类影像检查随到随做,当天检查当天出诊断报告,急诊半小时内,非急诊一小时内。工作量增加,有人不理解。他说,我们苦些能换来病人的方便。

  2年前,舒仁义又干了件自我加压让患者得利的好事———九院与辖区内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居民在服务中心拍片,便能享受专家读片。就是舒仁义更忙碌了,半年里审片2万多张。

  舒仁义做事顶真,遇到疑难杂症,他会自掏腰包打车找宁波城里的影像学专家会诊,然后再对片子仔细琢磨,日积月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凭借细微的征象识破隐藏的疾病。

  3年前,一位退休妇女拍片后,舒仁义发现她肺部有一个小阴影,但不好判断是什么性质。如果盲目动手术,病人就会吃苦头,舒仁义嘱咐她及时复查,观察病灶,这样三个月一次的复查,观察了整整两年。两年后,舒仁义发现病灶发生细微变化,建议她手术切除,结果手术发现这是一个早期肿瘤。

  只要病人有需要,一个电话就能把他召来。4年前的一个深秋夜晚,九院收治了一位车祸胸腹复合伤的病人,当值的年轻医生无法确定伤情,电话就打到了舒仁义那里。那天舒仁义难得回趟鄞州瞻岐老家,接到电话,他二话不说让朋友开车送回医院,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报告,为临床抢救赢得了时间。

  心中牵挂着病人,让舒仁义放弃了很多。每年30天的放射假他已连续3年未休,错过了很多个与家人团聚的周末、夜晚。但他也有自己的补偿方式———只要有空,晚上陪着女儿做功课。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在舒仁义频频看挂钟的催促中结束。陪同采访的九院办公室主任邬建红说,舒医生样样都好,就是每次开会得催!冲我们挥挥手,舒仁义一拐一拐地折回读片室,傍晚太阳的余辉给他的背影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