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党史·国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耻莫忘

———侵华日军在甬暴行摘录

  1941年11月《时事公报》关于开明街鼠疫的报道。
  1940年镇海保卫战,国民党爱国将士收复镇海时留影。
  日军渡曹娥江入侵宁波地区。
  象山茅洋砩矿“万人坑”遗址。

  编者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上海、广州相继沦陷后,拥有沿海重要战略物资及其通道港口的宁波,随即遭受重创,宁波人民蒙受了前所未有的人间惨剧。

  历史是沉重的,写满了斑斑血泪。莫忘国耻,既是为了缅怀历史、呼唤和平,更是为了求得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动力。

  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势下,1941年4月,宁波沦陷。

  回首73年前的此刻,宁波的空气里满是带着尘土的血腥味,还有绵延不绝的啜泣声。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野蛮暴行,制造了无数惨案,宁波遭受了空前劫难。这一段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忘记。

  根据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调研,抗战时期宁波的直接人口伤亡20034人,间接人口伤亡12572人;社会财产直接损失22938610.06元,社会财产间接损失14768348.92元,居民财产损失34440876元,共计财产损失72147835元(1937年7月法币的价值)。

  关键词  鼠疫

  一个月,受感染死亡逾百人

  “我亲眼目睹患者脸红似醉汉,两眼充血发红,表情惊恐痛苦,两手乱抓头发,头向墙壁乱撞,胡言乱语,狂叫一阵之后,疲惫不堪,终于昏了过去。”———亲历者戚信荣口述

  

  在繁华的天一广场一侧,有一个气氛凝重的专题陈列馆“宁波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个个死难者的名字,详细地记录了日军在宁波开明街实施细菌战的种种罪行。

  1940年10月27日,日本关东军七三一部队组成的由石井四郎指挥的远征队———“奈良部队”会同侵占南京的“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派出的队员,在宁波开明街一带空投了染有鼠疫杆菌的跳蚤及麦粒、面粉等物。

  这是利用细菌或病毒作武器,以毒害人、畜及农作物,造成人工瘟疫的一种灭绝人性的罪行,给宁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悲剧。10月29日,有人染疫发病;10月30日,有人染疫死去;11月1日到10日,每日均有新病例发现,多则10人,少则2人。

  开明街16号滋泉豆浆店店主赖福生夫妇,隔壁的王顺兴大饼店,胡元兴骨牌店,以及中山东路元泰酒店、宝昌祥服装店,还有东后街一带,相继发生死人情况。死于鼠疫的尸体象烤熟的龙虾,抽搐成一团,面部发黑,样子十分吓人。

  “我亲眼目睹患者脸红似醉汉,两眼充血发红,表情惊恐痛苦,两手乱抓头发,头向墙壁乱撞,胡言乱语,狂叫一阵之后,疲惫不堪,终于昏了过去。”当年11月,泥水匠戚信荣参与过立起鼠疫疫区封锁隔离围墙及尸体的掩埋,鼠疫患者临死前的惨状深深地留在他的脑海里。

  据当年11月底鄞县政府统计,死亡人数达93人,其中9户全家死亡。一时间,抢天呼地的哀号声此伏彼起,穿丧服的人比比皆是,开明街一带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由于死人多,棺材供不应求,有时只好把两具尸体合放入一口薄皮棺材中,其状惨不忍睹,使死难者家属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1940年11月4日,鄞县政府在疫区设立甲、乙、丙部三个隔离病院,其中甲部设在疫区内的同顺提庄,接收确诊的鼠疫病人。1940年11月30日,为了切断疫源,鄞县政府下令焚毁开明街疫区,被毁房屋涉及中山东路、开明街、东后街、太平巷一带商店与民宅,共计115户137间,地面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后来人称“鼠疫场”。

  但是,被感染鼠疫者虽经各种方法治疗,但都不见效,除甲部钱贵法一人外,其余受感染的人全部死亡。据近年来研究人员考证,在这场历时30多天的鼠疫中,开明街鼠疫的死亡人数,有名有姓的就多达135人。

  关键词  狂轰滥炸

  4年时间,600余次高密度轰炸

  “尸体累累,横陈地上,多断肢残骸,血肉横糊,不忍卒睹”。———《时事公报》

  

  呼啸的战机,伴随着密集落下的炮火,把上世纪三四年代的宁波,撕开了一道又一道带脓的伤口。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毗邻的宁波领空就遭到日军飞机的入侵侦察。8月19日,日机侦察鄞县栎社机场。8月24日,日机首次向栎社机场投下2枚重500磅的炸弹,并祸及附近农民。

  这是宁波第一次遭受日机轰炸。从此日起至1941年宁波沦陷,日机一直持续对宁波市区及宁属各县城进行狂轰滥炸,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鄞县的城区和郊区的栎社机场是日机轰炸的重中之重,镇海和象山两县作为日军可能的沿海登陆地也是日机轰炸的重点。

  据《时事公报》、《宁波民国日报》1937年9月至1941年3月刊登的消息统计,日机空袭宁波市区达135次。另根据后人对各地材料进行的统计,日军在宁波地区的轰炸多达632次,造成人员伤亡3217人。

  1939年4月26日、28日、5月1日,日机接二连三的对宁波城区的商业繁华地带轰炸,出动飞机20架次,投弹60余枚,造成600余人死伤,900余间损毁,还炸沉甬江上渔船及民船10余艘,把宁波的主要商业区炸成废墟。其惨象正如当时《时事公报》所述:“尸体累累,横陈地上,多断肢残骸,血肉横糊,不忍卒睹”。

  其中,宁波城区生命财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发生在1939年4月28日的灵桥附近商业繁盛地带。当天上午,7架日机由东北分批飞到宁波,在城区及四郊上空盘旋侦查,而后在灵桥东西两堍附近东渡路,灵桥路,滨江路(即半边街)、后塘路、百丈路口等处及灵桥投下爆炸弹、燃烧弹22枚,并散发传单。

  炮弹落地后的大火,燃烧了整整12小时,灵桥几乎被毁,商市一落千丈,长期未能复原。市民死亡120人,其中落水溺死及烧死者79人,在岸上被炸死者26人,重伤致死者15人;受伤者200余人,其中重伤160人,救火员负伤15人,其他失踪者数十人。

  蒋介石的老家奉化溪口,也遭到了日机的重点轰炸。1939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初二)午后2时许,6架日机第一次轰炸溪口,以溪口蒋氏故居丰镐房、文昌阁(蒋介石别墅)、武岭学校为目标,投弹21枚。文昌阁、汽车站、武岭学校第二幢楼房及附近民房被炸毁148间,震倒40余间。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在这次轰炸中遇难身亡。时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的蒋经国,当晚接到家乡电报,次日从赣南乘小汽车,于12月14日下午赶到溪口,在悲愤之中手书“以血洗血”4字,勒石立碑于其母罹难处。

  关键词  性暴力

  抗战期间,上千名妇女遭日军性侵犯

  被掳掠来的妇女,白天给他们洗衣做工,夜里供日军轮奸,有的一夜竟被奸污达十来次,许多人都不堪日军虐待凌辱而死亡。———《宁波市文史资料》

  

  自宁波地区沦陷后,日军侵占宁波长达4年5个月之久,期间,“杀光”、“烧光”、“抢光”,用野蛮手段企图征服宁波人民,犯下了大量的性侵犯罪行。

  据调查,宁波遭到日军性侵犯的妇女有1547人,一次有多名妇女被性侵犯的就有12起。日军实行性侵犯的实施对象不分年长年幼,手段极具野蛮与残忍。在奉化市社会调查的70名性受害者中,被强奸致死的多达18人,占总数的25.6%。

  1921年出生的奉化人士余某,是其中的被害者。1942年4月12日,日军进犯奉化市蒓湖街道楼隘村,未及逃避的余某被日军强奸后,连同她的公公、婆婆和儿子被日军押到附近的金紫庙,在那里,她被剥光衣服倒挂起来,用火烛烧烫,现在她身上的疤痕还有80多处。

  1931年出生的江北区人士杨某,是后来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的最年轻的被害者。1943年10月15日,13岁的杨某在家里纺棉纱,被3个日本兵拖走轮奸,致使其下身破裂,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后生活。尽管她以后结婚3次,但历经两次婚变,晚年生活也并不幸福。

  不仅如此,日军在长期占领的地区大多设立了“慰安所”、“军妓院”或“行乐所”等,或通过武力威逼,或通过诱骗等方法强行逼迫良家妇女充当“慰安妇”。据调查,在宁波城区的就有4处,一处在旗杆巷47号洋房,一处在药行街护城巷的大型浴室,一处在玛瑙路41号,还有一处在江北岸外滩的东亚旅社。

  其中,位于旗杆巷47号洋房(兴建天一广场时拆毁)的这幢房子,为洋务运动时期傅姓商人所建,宁波沦陷时被日军霸占,辟为“慰安所”,称“日军军官俱乐部”。俱乐部楼上有30多个房间。该房子附近的居民常常听到寻欢作乐的日军军官野兽般的嚎叫和“慰安妇”们压抑而哀怨的哭声。

  除了宁波城区外,在奉化、象山、慈溪县城也存在大量的“慰安所”。如奉化沦陷后,伪维持会筹划开办的“清风庄”或“慰安所”有7处。在象山,日军从各地掳掠许多妇女,在县城设立“军妓院”、“行乐所”、“安慰所”供日军长期奸淫。

  在日军占领的比较偏僻的农村营地,甚至也设有“慰安所”。如在象山县茅洋上黄村,设有一个“军妓院”,专供日军军官作乐;设有两个“行乐所”,供日军士兵和工头作乐。被掳掠来的妇女,白天给他们洗衣做工,夜里供日军轮奸,有的一夜竟被奸污达十来次,许多人都不堪日军虐待凌辱而死亡。

  【日军入侵大事年表】

  1937年8月24日,日机向栎社机场投下2枚重磅炸弹,宁波第一次遭受日机轰炸。

  1937年9月27日,1艘日舰从象山东祁门行驶到横山埠海面,首次侵入宁波领海进行炮击。

  1937年10月31日,日军乘10余艘汽艇到三门湾大罗湾登陆,首次对宁波地面进行入侵。

  1939年8月6日,日军飞机舰艇编队侵犯象山石浦。浙东抗战第一战爆发。

  1940年7月17日,日军对镇海展开大规模进攻。日舰向要塞炮台猛烈轰击,日本海军陆战队500余人乘装甲艇在算山齐毛贝村后老鼠山偷袭登陆。

  1940年7月23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第四百三十九号”,首次将宁波地区纳入中国派遣军要确保的地区。

  1940年10月27日,日军在开明街一带撒下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及麦子、传单等物。

  1941年4月19日,在日舰炮击和日机轰炸的掩护下,日舰大批装甲汽艇分载海军陆战队和第五师团第九旅团的6个大队共1万余兵从镇海口登陆。

  1941年4月19日镇海县城沦陷,20日宁波城区沦陷,22日慈溪县城沦陷,23日奉化、余姚县城沦陷。6月3日象山县城也一度沦陷。

  1945年9月15日,经过四年余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作战,终于迎来了宁波抗战的最后胜利。是日,侵占宁波的日军代表在江东白鹘桥向国民政府第三十二集团军前进总指挥部洽降。

  【沦陷初期战役点击】

  镇海保卫战

  为了实施对华封锁,切断宁波港这一国民政府重要物质补给线,1940年7月,日军大本营决定攻占浙东之门户———镇海要塞,即从广西调兵至浙江,在日本海军陆战队配合下,向镇海发动进攻。

  7月16日,日军开始炮击镇海要塞各炮台,国民党要塞炮兵奋力还击。7月17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联队在青峙老鼠山、城关后海塘等处登陆。炮台守军及南江口南岸守军一九四师一一二七团竭力抵抗,镇海城关、小港和江南等地仍先后失守。7月18日,第十六师从驻地上虞赶赴镇海前线增援一九四师,开始向日军反攻,经5昼夜激战,于22日凌晨击退日军,收复镇海。

  镇海保卫战共击毙日军400人,伤600余人。在青峙岭,一九四师官兵还用机枪击落了一架低空武装侦察的日军飞机,创造了步兵用轻武器击落飞机的一大奇迹。此役中国守军也付出重大代价,阵亡将士600人,伤580人。

  宁绍战役

  1941年4月19日,日军在浙东沿海的镇海、石浦、海门、瑞安实施登陆,发动宁绍战役,旨在在浙江沿海封锁港口,掠夺物资,并企图占领宁绍地区。

  凌晨1时许,日军大批装甲汽艇分载海军陆战队及第九旅团共l万余兵力向镇海口北岸的俞范、招宝山,江南的牯牛岭、小港笠山、黄瓦跟、金鸡山等处分股登陆。3时许,又在象山县石浦、昌国卫等处进犯以相策应,当日石浦失守。在镇海招宝山登陆的日军遭国民党暂编三十四师一营的反击,但中国守军伤亡惨重。

  拂晓,1000余日军在镇海俞范双跟塘及石头塘间登陆,中国守军一团三营在滩前狙击,大部阵亡。日军700余人直扑县城,守军三团三营九连全体官兵殉国。9时40分镇海县城沦陷。上午,在镇海江南一线的日军增兵至1000余人,并与登陆金鸡山的日军汇合进犯,守军一九四师五八一团一个连寡不敌众,全连牺牲。

  10时许,日军炮艇攻破镇海口封锁线,沿甬江西犯,直扑宁波城区,随后分两股在甬江北岸王家洋、清水浦和甬江南岸鄞县梅墟上岸,分别进犯宁波江北岸和江东。4月20日下午1时和2时,江北岸和江东失守。日军自城区北门姚江对岸渡江,从两面夹攻宁波城区,守军不支即退。下午5时,日军第九旅团四十联队2000余人侵占城区,宁波沦陷。

  反攻溪口

  9月28日至30日,陆军暂编第九军第三十五师,反攻盘踞溪口日军,最后部队因伤亡颇重而撤退。据《暂编三十五师反攻奉化溪口之役战斗详报》,共计阵亡官兵504人、伤273人、失踪136人。这是国民政府军在宁波地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攻再次失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