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镇海区农业局党委委员叶志杰 走亲点:镇海区蛟川街道南洪村 我与几位同事日前一起赶往蛟川街道南洪村,走访了该村村民方定心。 方定心从事渔业生产已有几十年,在渔民中有威望。去年,镇海区整治涉及招宝山和蛟川两个街道9000亩滩涂和海域的违规渔具时,他给政府帮忙做了许多群众工作。那天,方定心在明白我们来意后当即提议:“想听我对海洋和渔业的意见,阿拉要到海边去,边看边说。”于是,我们一行直接到了新弘口大闸。 方定心与我们边查看滩涂上有无新的违规网具,边聊起了防止违规网具死灰复燃的话题。方定心说:“违规网具虽然整治了,但根本问题还存在。因为许多老兄弟干这一行几十年了,只认识网和鱼,其他的事情都不懂。前段时间天气暖和了,村里三四户渔民又想出去布网捕鱼,我和街道副主任周飞华一起上门做工作,才劝住了他们。” 我们告诉方定心,违规网具整治后,区农业局执法大队与招宝山街道渔业队签订合同,由渔业队组织专人每天负责日常巡查。“这一做法也应在蛟川试试,也让这里的吃海人变成护海人。”方定心认为,招宝山街道来蛟川巡查,这里的渔民不会听,还容易引起冲突。事实上,渔业队往往也不会认真去管别人地盘上的事。因此,两个街道应各自成立巡查队,把自己范围内的滩涂和海域管好。 方定心的一番话,让我顿感眼前一亮。当即向他表态:“你们想通过成立社会组织,把一部分政府管理职能承担起来,是个好点子。” 回到单位,我很快整理出了一份相关材料,并向分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令人欣喜的是,方定心提出的好点子已于上周付诸实施。目前,一个由蛟川街道转产转业渔民组成的巡查队,已开始对辖区滩涂和海域进行日常巡查和管理。 与方定心的接触,让我更直接地感悟了“接地气”的重要性。我们的一切工作出发点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要让群众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记者 王量迪 镇海记者站 张寒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