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怀念】 出版家、翻译家、科普作家王幼于先生1914年8月17日出生于慈城镇黄山村,是中国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首届常务理事。在1984年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他与华罗庚、茅以升、高士其、钱学森一起受到表彰,是17位荣誉会员之一。 王幼于早年先后就读于崇本小学、效实中学和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应聘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后因发生七七事变而未到职,回到家乡在崇本小学义务任教。尔后曾在余姚实获中学(今余姚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宁海县立中学、慈溪锦堂师范学校执教,还在上海宁波同乡会办的安心中学任教半年。1947年9月至1951年2月,王老在慈溪县立初级中学(今慈湖中学)执教,教化学和数学,并兼任教务主任。解放后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全面主持校务。王老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待人真诚,深受师生的尊敬。当时百废待兴,学校师资、设备、经费都不足,王老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在他的精心安排和严格管理下,学校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培养了不少人才。 1951年2月,王老离开家乡,先任开明书店编辑,尔后担任过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著译有《星空的巡礼》、《什么是力气》、《原子能问答》、《奇妙的原子》、《俄罗斯化学史话》、《什么是相对论》、《俄罗斯天文数理史话》、《生物是怎样进化的》等。王老编审的书稿近200部,他担任责编的《天体是怎样演化的》和《地球是怎样演变的》分别获得第一届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和首次全国地理科普读物优秀奖,《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是首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图书。 离开家乡长达五十余年里,王幼于始终情系故乡,关注母校和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他多次向崇本小学、慈湖中学、效实中学和浙江大学赠送他编写的图书。他一直与母校保持着联系,坚持每信必复,每事必答。王老在慈湖中学执教时,对全校学生几乎都认识,很多年后都能清楚地说出某个学生当年的情况。他不仅关心学生在校时的表现,还关心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工作、生活情况,深受学生爱戴。作为慈湖中学北京校友会和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对校友会的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王老的儿子王勉铄所撰《我的父亲》介绍:“父亲与他的学生和同事之间来往信件非常多,每星期都能收到一大堆信。每逢过年,他都会收到几十封贺卡。他坚持有信必回,仅从去年(2009年)5月到今年(2010年)8月,就写了170封信。去年5月出院以后,因为卧床,书写困难,大部分信件是父亲口述后让我记录再作修改,最后打印、签名,但是重要的信件他仍坚持自己亲笔书写。他十分关心《慈湖水》、《北斗望京》、《奉献在京华》等校友刊物和《古镇慈城》,为这些刊物撰稿。2004年《奉献在京华》创刊号上刊登父亲撰写的《旅京杂忆》,据说是编辑部收到的第一篇校友来稿。”在崇本小学、慈湖中学、效实中学和余姚中学举办校庆纪念活动时,王幼于捐赠了珍藏多年的校史资料和照片。他曾撰写《一门十四个慈湖校友》和《我记忆中的崇本学校》等回忆文章,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曾谈及:“改革开放以后,和故乡的联系增多了,宁波几所中学在北京的校友会活动也兴了起来,我们在北京的老乡接触也多了。他(王幼于)对故乡的发展,特别是对由他父亲手创、他亲身接受过教育,并教过书的崇本小学的变迁非常关心。他为崇本学校《百年校庆纪念册》和《古镇慈城》等书刊写了大量关于崇本学校的回忆,是弥足珍贵的资料。他还给我寄来几张老照片,其中就有我祖父在崇本学校教书的,有他和我父亲与叔父在崇本学校学习和工作的。我如获至宝,因为,我们家这些照片早就不知去向了。他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有清晰记忆,和他聊天使自己更多地‘知根知底’了。” 王老曾对《古镇慈城》和一些校友刊物给予热情支持,并多次提出宝贵意见。在《古镇慈城》上,他发表过《忆地理学家王鞠侯》、《关于黄山国民学校和崇本小学的校史资料》、《我记忆中的崇本学校》、《讴思桥邮电所》等文章,还提供了不少慈城的老照片。他多次热情指导慈溪县志及教育志的编修工作,寄来不少慈溪籍的名人资料并提供有关线索。近年我主编《江北之骄》、《奥运篮球第一哨———舒鸿教授纪念文集》和《江北的中国之最》时,王老热心提供江北籍人士的有关资料和照片,审阅修改稿件,并就如何编好书悉心指导。王老给笔者的来信多达210多封,字数逾10万,令我十分感动和敬佩。 王老以“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在72岁本命年的时候,他请慈湖中学的老校长胡绳系把叶圣陶先生1980年题写的这10个字写成条幅,挂在客厅。2010年9月25日,王幼于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王老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所具备的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王老百年诞辰之际,谨以此短文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