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民主法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0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宇森谈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用西方技巧注入东方精神”

  “中国电影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在运用西方技巧的同时,更需要注入东方精神。”除了一如既往地关心中国电影的发展,作为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17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对北京国际电影节给予高度评价,“从组织策划到舞台设计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竞赛单元的选片更加贴近市场和观众。”

  好影片应该能够打动更多观众

  出生于广东的吴宇森,曾先后执导了《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碟中谍2》、《赤壁》等一批在华语地区甚至是国际上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电影。他曾先后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以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诸多含金量十足的奖项。

  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吴宇森与中国青年导演宁浩、陆川以及印度知名导演拉库马·希拉尼等其他6位电影人,成为“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的评委。对于《中国合伙人》、《一代宗师》、《爱的承诺》等15部“天坛奖”入围影片,吴宇森认为其贴近市场和观众的程度令人惊叹。

  “一些国际知名影展中获奖的作品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并不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很多年轻导演会效仿这些获奖影片的拍摄手法去拍戏,实际上走进了一个误区。”吴宇森说,好的影片应该能够打动更多的观众,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的这些影片更加关注电影市场,每部片子都有各自的主题和特点,这些影片更能引领和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中国电影缺乏国际上的共鸣

  谈到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时,吴宇森表达出了一些忧虑。“无论是拍摄方式还是制作技术,中国电影基本上赶上了好莱坞的水平,但在题材选择和表达方式上还没有在国际上产生共鸣。”吴宇森说,“中国电影的发展现在还处于‘一窝蜂’的阶段,有些急功近利。我们的电影还很单一,缺乏关注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好作品。很多电影还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真正了解观众的需求。”

  “中国电影市场越做越大,我们有了很多跟国外合作的机会,但在国际上的文化宣传还不够。”吴宇森说,“现在,有很多中国观众了解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还要多,外国人了解我们的文化就更少了。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我们要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进而再推广我们的电影。”

  对于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吴宇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用西方的技巧,注入东方的精神”。吴宇森表示,如果要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中国的电影,除了要运用一些西方的拍摄和剪接方式引起观众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突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比如,当年拍摄的《喋血双雄》之所以在欧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是因为片中展现出来的中国侠义精神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