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晓辰 通讯员 赵清 周洁 陆玲玲 编者按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宁波发展建设的各个战场上,全市广大职工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本报今起推出“劳动最美”专栏,对他们进行集中报道,展示他们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和忘我的拼搏奉献。 夏天永远忘不了4年前的那个仲夏夜,一根崩断的钢绳,绷紧了钢铁汉子的心弦。 “9号桥吊钢绳断裂,快过来!”当晚9时,夏天放下电话和桥吊维修班组的几位同事赶到现场。在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的海岸线上,一台180米桥吊的拖架小车钢绳断裂,机器“手臂”停止运转。为了保证船舶准时离港,抢修队连夜作业,直到第二天清晨5时才吃上一口热饭。 “总让大家这么提心吊胆也不是个办法!”夏天花了3个月,用废旧材料“鼓捣”出小车防钩挂装置,成本不过280元,让一颗颗为小车断绳悬着的心落了地。 280元带来大甜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夏天从此钻进了创新的世界,一发而不可收:镀锌板外壳和耐磨橡胶条的新组合,解决了桥吊小车电缆固定方式的设计缺陷;在桥吊上加装轴承,祛除了吊臂收放时限位支架容易卡死的弊病……借助一双“挑刺”的眼睛,他用小巧思消除了大隐患。 “‘精细维修’、‘以养代修’,这是组长在安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这些“口头禅”,一度让维修班组员王志勇很是苦恼,日常检修工作也因此而变得繁琐,但最终还是理解了夏天的良苦用心,“现在回家睡觉,心里更踏实了。” 在夏天提出的考核量化指标引领下,公司装卸设备故障率减少了三分之二,设备1小时以上故障平均每月不到1次,为宁波港保持单机装卸率世界纪录拧紧了“安全阀”。 2011年年底,“夏天工作室”成立后,平均每个季度就有一项技改成果出炉。截至目前,工作室先后完成了桥吊制动器国产化改造、桥吊防集卡拖拽改造等创新成果24个,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累计节约成本达340万元,成为宁波市首批“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夏天也荣获了“浙江省劳动模范”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