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最美青工”李圭昊的故事

    本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张旦旦

    开栏的话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本报与团市委联合推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栏目,挖掘一批我们身边的青年典型人物,报道他们在为宁波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引导全市青年以其为标杆,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物名片】

  李圭昊,1988年出生,宁波港下属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员。曾获“宁波市青年岗位能手”、“浙江省最美青工”等称号,作为青年代表参加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0年7月,22岁的李圭昊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戴上安全帽、挎上工具箱,成为吞吐不息的宁波港里,一名最基层的电气修理工。

  一侧是从大海那头驶来负荷满满的商业船只,一侧是码头上的龙门吊挥舞“钢铁巨臂”进行集装箱的快速搬运作业。身着电工服的李圭昊,就是这幅宏大生产场景中的一个小小的圆点———揣着螺丝刀、扳手、万用表等维修工具,在数十台40多米高的大型设备间穿梭,确保其正常运行。

  说不清有多少次,李圭昊深夜一两点赶到码头,进行设备的紧急抢修;也分不清多少个日夜,他和同事在台风天里连续“作战”,守护好公司39台龙门吊和11台桥吊的安全。“我喜欢这工作,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大型设备正常作业并产生效益———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入门”,李圭昊有了独立完成抢修任务的机会,经过几个小时的排查,却始终没有找到设备故障的症结所在———这让这个科班出身的小伙,感到了失落和气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自己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继续深入摸索、精益求精。

  当下,李圭昊找来公司十多本《电气故障记录本》,将之前老师傅的修理“经验”分门别类,拿着图纸上机逐个比对后补充修正;同时,他开始自学电机控制、变频技术等相关技术,以弥补仅掌握电器技术的不足。同年,公司的7号桥吊突发单双箱切换故障,李圭昊仅用15分钟就顺利排除,比同类故障平均维修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遇到难题从不放弃,而是主动想着怎么去解决、怎样做得更好———凭借这样的特质和过硬的技术,2011年5月李圭昊加入团委牵头成立的青年科技小组,参与各类大型设备技术攻关活动。

  同年11月,公司12号龙门吊悬挂的电缆被季节性大风吹出蓄缆筐后绞断,严重影响了正常作业———怎么才能彻底根治这个“顽疾”呢?李圭昊提出“不要吊具电缆,让吊具无线遥控”的大胆设想,随即和小组成员设计改造方案,啃下了龙门吊与吊具之间的控制信号传输以及吊具的动力电源来源两块“硬骨头”。无电缆吊具“出炉”后,不但提高了龙门吊应对大风等恶劣环境的作业能力,而且每台龙门吊每年至少可节约2万元。

  2012年3月,李圭昊成了青年科技小组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该小组连续两年在宁波港青工技能节的西门子电控系统设计大赛和桥吊多功能液压系统设计大赛获得冠军,仅2013年小组完成了创新项目20余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200万元。

  “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职业人,一步一步去努力、去开拓、去创新。”李圭昊说,对于年轻人来说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座的山峰,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