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大手笔推进亲水宜居城建设

  打捞内河沉船
  疏通城区主干道管网
包家河绿化效果图

  因水而兴,因水灵动。海曙地处宁波市中心,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临三江,揽月湖,63条河流缠绕着这座千年子城,孕育出享誉中外的浙东文化。

  让水动起来。海曙,自古重视水之治理。南宋宝祐年间,平桥河中立水则碑,碑上书一“平”字,用以观测水位,城外各碶(堤坝)视碑上水位高低确定泄洪与蓄水。流经辖区的63条内河多来自鄞西水系,历经岁月,水体的补充和交换基本上依靠自然降水,由此造成水位、水质呈季节性变化,河道易出现淤积、富营养化等现象,为改善这一情况,海曙连续多年对淤积严重的内河河道展开清淤行动,建设临时河坎和沿河绿地,清理网箱、地笼等渔民在水中设置的捕捞设施。

  让水清起来。水清澈,人亲水,海曙将治水工作与宜居环境的打造相结合,率先对广安里小区、陈河沿小区等老小区展开雨污分流工作,彻底改变小区原有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辖区雨污分流基本实现全覆盖。海曙,积极开展污染源排查治理工作,通过推流泵、增氧泵、生物制剂投放等技术手段实施水质提升,所辖的12条内河水质提升到五类水质,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对内河水质进行一次全面的提升,大大降低各类污水对内河水质的影响。

  让水美起来。2011年,海曙出台《海曙区内河景观专项规划》,率先提出“一河一景”的设计理念,大写江南绿,四季皆宜居。以河景规划设计为重点,结合河道岸线形态、河网水系调控、水上游览、河岸绿地休闲等内容,使河流与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相协调,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生态水系保护的能力,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今年,海曙借“五水共治”之势带动辖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宜居环境三大整治任务,把科学治水理念贯穿水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统筹运用控源、截污、治污、清淤、生物修复等手段,综合运用水环境治理的新技术和行之有效的新举措,着力提高治水科学化水平,不断改善城区内河水环境质量。

  海曙区委书记、区长等区主要领导勇当水生态环境第一责任人,将辖区内63条内河纳入“河长制”范围之内。社会组织积极行动,2个月间,居民、学生、职员等社会力量凝聚成70支给力的民间护水队,沿河巡查河流排污口、劝阻市民不文明用水行为、宣传节水小常识,与政府携手打造亲水宜居之城。

  水,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律动之泉。它映照着城市的气质,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城市的灵魂。海曙通过一系列治污攻坚行动、治水强基行动、节水全民行动,逐步营造出生态海曙、人文海曙、水润海曙的内河水绿空间,打造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花溪环海曙、城内遍花园的现代化宜居城区。

  海曙区主要河道“河长制”责任表

  总河长:彭朱刚 吴胜武

序号    河长      河道        起止点                        长度(米)    联络部门        联络员    辖区街道

1       高浩孟    西塘河      机场路———护城河段          2723          区城管局        樊牮钢    西门街道 南门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2       毕东华    北斗河      西门板桥———保丰碶          2089          区委政法委      白艳辉    西门街道

3       朱振甫    新芝河      胜丰河———蔡家河            650           海曙公安分局    陈林波    西门街道

4       柴高坤    柳西河      柳汀立交桥———西塘河        1300          区监察局        叶志斌    南门街道

5       金彦      后王河      庙后河向东折北———胜丰河    1747          区委组织部      史明辉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6       石贤义    庙后河      环城西路———西塘河          2497          区委宣传部      胡宁军    白云街道

7       谭国洪    祖关山河    柳汀立交桥———南塘河        1690          区住建局        童若飞    南门街道

8       张相晋    管江岸河    蓝天路———文台河            1069          区统计局        周  甍    白云街道

9       刘臻      黄家河      胜丰河———余姚江            2328          区审管办        陈明传    望春街道

10      张硕      龚家河      黄家河———青林湾街          1440          区人武部        朱宇峰    望春街道

  全民参与治水

  共建美丽海曙

  海曙区委书记 彭朱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坐拥三江,独揽月湖的海曙要按照“四个领跑”战略部署,以“五水共治”来倒逼转型升级,充分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科学谋划、通盘设计、强势推进,通过推动一系列水质提升改造工程和持续开展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形成科学治水、依法治水、铁腕治水的良好局面,促进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实现美丽海曙奠定坚实的基础。

  ■亮点工作

  全面排摸辖区63条内河沉船,计划6月前将排摸出的56艘沉船全部打捞并清理完毕,疏通内河河道,提升内河行洪排涝能力。

  以背街小巷整治、老小区整治及主干道整治工作为治水抓手,对蓝天路、鄞奉路、苍松路等多条道路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扩大主干管道管径,改造朝阳新村、秀水街、大桥街区域等6个低洼片区的雨水管网、增设强排泵站等措施。

  ■近期行动

  3月,开工治理包家河等黑臭河,洞船河、祖关山河等垃圾河;4月底前实现全区49条城区内河“垃圾河”清零工作。

  4月,全面统筹辖区内70支民间护水队参与呵护家门口河流行动,发动居民的力量,宣传节水常识,劝阻不文明用水行为。

  4月底前,整体排摸辖区内雨水网、内河排污口的数量及位置,全面排查洗车业、餐饮业、小旅馆、美容美发店等营业单位的污水排放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其整改,从源头上截污清理。

  汛期前,完成朝阳新村雨水提升工程,将原有合流管用作污水管道,重新铺设雨水管道,屋面雨水、地面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三市路市政雨水管道,改造相应的雨水检查井。

  下半年,启动2014年度河道清淤项目和水质提升项目,完成包家河综合治理工程。

  海曙

  三年治水计划

  总体目标

  中心城区水灾防范体系全方位升级,防汛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内河水质提升覆盖面逾120万平方米,20条河道建立定期疏浚机制,使城区内河水质总体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到Ⅲ类;城区污水纳管率基本达到100%;全面推广老小区水箱节水阀的试点工程,确保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河网基本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打造水环境清洁、美化、宜人,水资源利用节约、集约、高效,水灾防范体系科学、完备、高效的亲水宜居之城。

  治水路径

  ■治污水

  污染源排查。对辖区内姚江、奉化江沿江闸门及排水口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实地勘察排放情况,确定排放的清水或污水;对1200家沿街店面现状排污接管情况开展专项排查。

  河道治理。疏通内河水网,沟通河道6条,清淤河道20条,水质提升36条;打捞清理内河57艘沉船,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废弃物,拆除涉水违章建筑;按照“一升一降三无”(水质透明度提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水体无黑、臭、垃圾)的要求制定“一河一策”,加大城区内河和城郊河网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亲水河道;提升水域面积846594平方米。

  雨污分流。对柳汀新村、马园新村等老小区实施雨污分流,将小区内的原有合流管用作污水管道,重新敷设雨水管道,并改造相应的雨水检查井,解决地势低洼小区路面积水、河水倒灌、雨污合流等老大难问题。

  ■排涝水

  行洪河道实施整治。完成包家河沟通和整治工程,清淤3000余立方米,沿河建2米宽的临时绿地;实施后袁河沟通工程,新开挖河道330米,宽度15米;启动黄家河沟通工程。

  排水管网提标改造。扩大主干管道管径、增设雨水出口,对蓝天路等6条道路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全面实施排水管网疏通维护,2014年完成管网疏通养护200公里;对朝阳新村、新高路4弄等6个低洼片区采取改造雨水管网、增设强排泵站等措施,逐步解决局部内涝。

  完善排涝机制。积极推进黄家河翻水站、段塘闸翻水站建设。全面配备配足强排、管道疏通等机械化设施设备,配置强排设施不少于10000立方米/小时应急能力;依托智慧城管,健全海曙防汛预警、预报、预告机制。

  ■抓节水

  推广节水器具。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2014年完成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改造约2000套;加快对公共场所用水器具的改造更新。争取2014年节水型小区的比例达到5%。

  广泛入社宣传。向居民发放《居民家庭节水手册》等宣传资料;组织专题讲座和参观交流活动,向市民和用水单位推介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工艺。

  本版策划:海曙区新闻中心

  撰  文:许玉芬 张黎升 厉晓杭

  图  片:胡建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