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舟为“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题词。 |
|
吕舟接受采访时题字。(记者 周建平 摄) |
本报记者 陈朝霞 昨天,“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来到第一站北京,在采访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协会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吕舟教授时,他充满期待地表示,大运河申遗对政府和普通百姓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它给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机遇。 申遗:给了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机遇 在吕舟看来,中国大运河申遗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申报工程。“过去的世界文化遗产比如庐山、云南哈尼梯田等均是一个点,顶多是一个面的文化遗产保护,而中国大运河连接了沿岸几亿人口的生活,它是一条线性遗产,它的申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程,难度极大,价值也重大。” 吕舟认为,大运河申遗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他说:“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成为社会性的事情,这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的工作,而应是大众的行为。”他分析,从政府层面来说,大运河涉及到交通、水利、航运、环保、文保等许多政府部门的工作,“如果所有的政府部门都觉得保护大运河是一件有利的事情,那么大运河申遗就是多赢的,它串起了一条从南到北新的经济发展带,给了我们一个建设美好家园的机遇。” 吕舟也提及,大运河对人的影响超出以前所有的申报项目,运河的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如何划分运河的保护范围,它的核心保护区和缓冲保护区在哪?这些关系到景观的价值,河道的拓宽边界,房地产开发的范围等实际问题,需要好好探讨。” 吕舟还指出,对大运河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要重新认识大运河文化价值,“如果没有大运河这条中国南北的大通道,历史上中国的统一可能难以实现,中国历史可能要改写。它将南方精致的生活和北方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相互连接,体现出极强的文化交融和碰撞,让南北共同发展。所以不能仅仅关注水闸、粮仓等,而应从文化等角度,做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谈到浙东运河在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的机遇,吕舟认为,浙东运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活态文化遗产的范畴,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从社会生活等更广的角度研究中国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关系,重新认识浙东运河的价值,分析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都是一个好的契机。 保护: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 对于如何平衡文化遗产和旅游的关系,吕舟特别反对把文化遗产变成经济效益的做法,“文化遗产保护完全被钱主导很可悲”。他告诉记者,评判世界文化遗产有三个标准:其价值不受损害,真实性和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确保受到长期保护。“如果把文化遗产与旅游等同起来,把真实的生活舞台化,老百姓反而失去了生活的家园,文化遗产也失去了价值。” 吕舟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其实与商业化无关,他以国外许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为例,“他们没有把文化遗产划成旅游景区收门票,更没有拉着游人购买商品,他们甚至不欢迎游人,以免破坏他们生活的平静和生活的质量。” 对于中国大运河未来的保护,吕舟指出,公众与媒体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当全世界都在谈论大运河价值的时候,也要听听老百姓的意见,运河遗产保护最好的监测者是生活在运河边的老百姓。”吕舟指出,“了解运河申遗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听听他们如何看待运河的价值,问问他们对于运河保护的意见,这对于今后平衡全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非常有帮助,这也是这次‘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的意义所在。” 随着大运河日益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用大运河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是吕舟特别看重的,“当运河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公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时,当公众把运河变成自己的家、感觉自己从心底里爱它时,当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追求得到提高、大家把保护好运河作为自己的追求时,对运河的保护和传承才能真正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