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制“田螺取肉加工机”

宁波“爱迪生老师”亮相央视《我爱发明》

  本报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李新 张冶红)自4月23日晚,央视10套科技频道《我爱发明》播出《破螺取肉》的专题节目以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肖国华老师的手机铃声就一直没停过,因为那个田螺取肉加工机就是他发明的。

  作为机电学院模具专业老师,35岁的肖国华可是全校有名的“爱迪生老师”。据了解,自2012年至今,短短两年时间,肖国华已申请拥有75项创新专利。

  肖国华出生于湖南益阳普通农民家庭,得益于父亲对机械改装和创新的偏爱,他从小就喜欢捣腾机器。益阳湖区盛产田螺,父母农闲时捡拾田螺出售净螺肉,一个人一天最多能取螺肉5公斤。能不能造个机器自动取螺肉,既减轻劳动负担,又能提高挑螺肉的效率?还在读大学三年级的肖国华动开了脑筋。

  经过一番敲敲打打,2003年,肖国华制作的第一代田螺取肉加工机诞生。“主要是通过柴油机的动力带动主动辊转动,然后将田螺卡进槽隙里面,通过被动轮的啮合使其碾碎。”但这个机器只能打碎田螺,而不能实现壳肉分离。

  来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后,肖国华又对田螺取肉加工机进行了几次改良:柴油机变为电机驱动,加装旋转切刀……2012年,第四代田螺取肉加工机终于问世,它不仅实现了田螺壳肉的精细分离,分离后的生物废料还可作为水禽养殖场的活鲜饲料,消除了螺肉加工过程中的生物废料环境污染。用这台机器加工,1个小时就能生产螺肉50公斤至75公斤,效率大大提高。

  “田螺取肉加工机”引起了央视《我爱发明》栏目的兴趣,栏目摄制组分别赶赴湖南益阳和宁波对这项发明进行采访拍摄。这台神奇的机器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在改进“田螺取肉加工机”的同时,肖国华并没闲着。短短两年内,他先后申报获得了涵盖模具、自动化设备在内的75项创新专利,“自动施肥机”、“农田播种机”、“菠萝挖槽机”……这些小创造小发明总能给身边人带来惊喜。

  肖国华也点燃了学生们的创新火花。从2011年到2013年,他的学生参加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8次捧回大奖,目前,学生们的三项创新作品已申请了专利。

  《我爱发明》播出后,不少企业打来电话要求购买这台“田螺取肉加工机”。肖国华告诉记者,学校已同宁波一家机械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推广意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