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怀】 冯村地处四明山北麓,以前先后属余姚的双雁乡、凤亭乡,以传说中的舜帝出生地“诸冯”得名。冯村向东过箬岙可通三溪口(官路现被向家弄水库淹没);向西越清贤岭与上虞的永和接壤;向南越桃花岭可抵梁弄;由村北过金沙岭六七里便是石婆桥了。一条卵石砌的官路与山溪并行,由西向东穿村而过,是旧时上虞城(即丰惠古镇)至余姚城的必经之路。如今,这条当年热闹的官路除山岭段外多已不存。 据光绪《余姚县志》(以下简称《光绪志》)记载:“乌丹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山与上虞接,峰特秀,望之似笔,航海者视为指南。”冯村的四面有乌丹山、灵源山围绕,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因此,冯村的古迹甚多,有所谓“三庙二庵一祠堂,三部水碓叮铃噹”。三庙是清贤庙、大王庙、黑龙庙;二庵是花传庵、石宅庵;祠堂是赵氏宗祠。如今,赵氏宗祠、清贤庙残缺不全,灵源山下的观堂寺以及其它庵庙俱无踪影。村里的老书记赵水河将我带到清贤庙前说:“清贤庙当地人叫老庙,原来是坐西朝东的四合院,庙门口的官路上还有七间凉亭,从前从上虞过来的割稻人和海头来的私盐担子,常常在亭中宿夜、歇脚。现在就剩三间大殿了。” 冯村有清贤岭、清贤庙、清贤阁、清贤亭。据《光绪志》记载:“清贤庙在凤亭乡,祀晋高士许询”。许询,字玄度,东晋文学家。《世说新语》说“询、绰并为一时文宗,自此作者悉体之。”晋简文帝称赞许询“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许询的晚年在冯村度过,殁葬灵源山。他赞美冯村:“山远而平,溪清而饶,四望如碧莲叶,灵源山下灵源泉清澈见底,不以旱涝增减,俨然是一个优美舒适的世外桃源。”魏晋时期有空谈玄理的风气,许询善析玄理,是当时清谈领袖之一。他与王羲之、孙绰、支遁、谢安等人皆文义冠世,好游山玩水、喝酒赋诗,曾参与兰亭雅会。后人为了纪念许询,便有了“清贤”之说。 冯村的代表人物当属赵谦。赵谦(1351-1395),字撝谦,号考古,是双雁赵氏第十二世孙。史载,洪武十二年,朝廷撰修《正韵》,赵谦应聘入京,授国子监典簿。罢归后筑考古台,潜心钻研文字学。文字学即小学,是赵谦学术上的最大成就,入《四库全书》经部。洪武二十二年,赵谦被荐为琼山县学教谕。在海南蛮荒之地,他编写了《童蒙习句》、《学范》等书,被誉为“海南夫子”。赵谦去世后,朝廷曾派人到冯村寻求遗作。赵谦说过:“士之为学,必先穷理,穷理必本读书,读书必贵识字,故曰‘六书明,六经如指诸掌’。”赵谦用二十年的心血写成的《声音文字通》,在永乐间被“太宗文皇帝诏藏秘阁,以为国家考文之重典”,后人尊赵谦为“字学宗师”。为了纪念赵谦,当地将他当年去梁弄会谢安常走的山岭呼作“赵宦岭”,并于嘉靖间在冯村立“明考古赵先生故里碑”,在余姚城的笋行弄建“明考古赵先生祠”。 “赵氏宗祠,名启承堂,坐东朝西,是五开间的高平屋。本来也是四合院,天井里有戏台,大门外有道地,围墙外的官路上还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和上马石,大约20多年前改建水泥路时被埋入地下。”赵水河站在当初的天井里指着屋后的两棵古樟继续说,“这是当年重修祠堂时种的,200多年了。祠堂在明清时期办过私塾,民国以后一直是学校,我也在这里读过书。现在就剩大厅了。”大厅现在是村委会的办公室。北墙外的“明考古赵先生故里碑”是道光二十二年立的,风化得很严重,倒是屋角的两棵古樟依旧郁郁葱葱,像两个卫兵,守护着赵氏历祖历宗的灵魂家园。 漫步在古村,老墙门、卵石弄、八角古井、雕花的门窗,还有几百年的秃瓣杜英、香樟等古树,比比皆是。“小时候见过一块过桥石板,上面有‘清水门’三个篆体字,是匾额,据说是清贤岭下石牌坊上的”,“官路上过去还有两根石柱,上边还刻有楹联”,“馒头山是陶窑遗址,年代要比上林湖越窑遥远得多”,“从乌丹山上鸟瞰,冯村所在的谷地很像一片荷叶。”当地文史爱好者叶鑫龙先生滔滔不绝地向我诉说了许多曾经的故事。 村北的笔架山下,正在兴建清贤寺,大雄宝殿已经落成。然而,历史上的冯村只有观堂寺、清贤庙。寺和庙是两个概念,庙是民间祭祀有名望的祖先或历史名人的载体,是一种精神寄托;寺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一种信仰。旧时编纂地方志,目录分类也是把前者归入坛庙,后者归入观寺。“清贤”在冯村是指许询。既然称清贤,那么就应该按历史渊源称清贤庙,供奉对冯村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名人,主祀许询,附祀谢安、赵谦等人。这样才能突出古村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如果是寺,不妨仍称观堂寺,况且观堂寺在历史上也曾小有名气。 时光荏苒,千百年过去了,那些桃花源里的故事,依然在人们的嘴里传播着。我相信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不会随着时间被遗忘、被改变的。灵源山下的清溪就没有变,在两岸古树的遮蔽下,还是一往情深地奔向滔滔的姚江;山民们的劳作方式也没有变,依旧腰系刀笼、肩扛掘笋锄,名声远播的冯村“孝顺笋”从他们的手中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民俗民风更是没有变,人们依然是那样的纯朴、憨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