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4日,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自然保护区。 |
|
2014年5月5日,衡水市故城县龙须贡面坊内制作挂面师傅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周建平 摄) |
第四站:衡水·下一站:山东德州 “两岸多停估客舟,樯帆影里酒家楼。橹声摇曳暄前渡,灯火高低照乱流。”明朝衡水诗人时廷珍一首《南埠商舻》,诉说着中国大运河衡水段昔日的繁华。昨前两天,“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来到河北省衡水市,从衡水唯一的申遗点华家口夯土险工,到戈家坟引水闸、郑口险工、“智全兴”百年龙凤贡面坊……在乡间坑坑洼洼的田野里南北颠簸数百公里,耳闻目睹运河活态文化遗产在今日的保护传承。 水利工程的活态保护 大运河衡水段始于隋唐,从故城县南部入境,向北流经景县、阜城,全程179.05公里。华家口夯土险工位于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这里地处南运河拐弯处,河段经常决堤崩口,沿岸百姓常常流离失所。清宣统四年(1912年),景县县令主持,修建了大坝,这座在灰土内加糯米浆,然后逐层夯筑的大坝,是南运河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呈梯形的大坝长255米、高约6米,如今运河水几近断流,河床裸露。景县文保所所长张建新向记者介绍,河流急容易出险的地段一般修有大坝、堆垛、护岸等御水建筑,便于防险、抢护及堆放河工物料。解放后,景县政府对大坝进行了多次加固维修,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当时耗用百余袋糯米,目前坝体的中下部为修葺部分,新墙体已与老坝体色彩融合,本保持遗产原貌。 眼前的华家口夯土坝俨然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其作为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不会遭到破坏?对此疑问,随同采访的中国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办负责人江怀海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水利工程中的闸、坝等文化遗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重修。“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大运河是活着的遗产,它不断在发展变化,对于其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防洪、排涝、农田灌溉工程,允许根据需要拆迁或重建,这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同理念。” 阜城县戈家坟引水闸的重建也是大运河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见证。记者昨天在戈家坟引水闸看到,始建于1958年的引水闸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建设中的新水闸。正在工地上工作的阜城县水务局职工于鹏告诉记者:“这里是引黄入津工程的必经之地,每年七八月丰水期,运河水可漫过10余米高的河堤,引水闸发挥着防洪、排涝的重要作用。由于旧水闸年久失修,于去年4月拆了,建好的新水闸在即将到来的丰水期将发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衡水段大运河不仅见证了水利工程的活态传承保护,也见证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 在大运河旁的故城县故城镇东南镇村,记者寻访到河北省级非遗“故城龙凤贡面”的传承人刘芳泉、刘红兴所开的“智全兴”百年龙凤贡面坊,只见根根面条细如须,每根长6米的面条韧性十足,而且中间都是空的,令人称奇。39岁的刘红兴告诉记者,龙凤贡面全部手工制作,有12道工序。他17岁开始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这门手艺,而爷爷的师傅是乾隆皇帝御批的“齐福源”老店的主人。 67岁的刘芳泉老人向记者介绍了故城传统特产龙凤贡面与大运河的渊源。“传说清朝时,乾隆由大运河南巡路过故城,开饭时地方官员奉上故城特产挂面,乾隆爷一尝,大喜过望,即亲笔御封‘上用龙须凤尾贡面’,这是贡面名字的由来。”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听爷爷说,村旁有个运河码头,同时能停10多艘商船,有露天货位、也有货仓,由各商号租用,南商北贾汇聚于此,非常热闹,龙凤贡面也是各大商号热衷于采购的物资,经由运河龙凤贡面的名声也传到了全国各地。” 一辈子以龙凤贡面技艺谋生的刘芳泉告诉记者,如今古城镇有四家龙凤贡面坊,“虽然龙凤贡面制作很辛苦,非常不容易学,但是传统的记忆不能丢,如今,也开始让15岁的孙子慢慢地学习这门手艺了。” 热情朴实的运河百姓 在衡水乡镇采访期间,沿岸百姓的质朴、勤劳、热情与乐观让人深受感染。 在紧邻运河的华家口夯土险工大坝上,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66岁的焦维珍老人和邻居一手拿着个木钩、一手推着自行车往家里走,见到记者采访,她笑呵呵地招呼记者到她家做客,喝口热茶。 在运河的储水区衡水湖,湖水清澈、水草丰茂,自然风光秀美。渔民李俊青热情地告诉记者,他们以打鱼种庄稼为生,这两年运河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因为旅游的带动他们的生活也好起来了。 在故城镇郑口险工,在岸边生活了20多年的59岁的李秀英大妈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前两年运河两岸垃圾遍地,一开房门臭气熏天,如今,环境好了,她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