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拉非遗汇

一场老宁波风情的盛会

  剪纸传承人的手艺吸引众多观众
  溪口千层饼制作现场
  象山鱼拓传承人卢圣贵正在展示他的技艺
面塑传承人丁逸儿教孩子捏面人

  周燕波 郑志玥/文 潘前波/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承载的“真、善、美”的价值观早已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保护和传承“非遗”,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一种历史责任。 

  5月3日下午4时,由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阿拉非遗汇”在宁波文化广场落下帷幕。看着工作人员忙着收拾各类“非遗”展品、开始拆解展位,观众纷纷举起相机,对着那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拍摄,想以此留存一份珍贵、美好的记忆。一些小孩子在面塑、扎灯笼、糖画制作、粽叶编织等展位前更是流连忘返……

  “阿拉非遗汇”是一种面向全社会集中展示我市各级优秀“非遗”项目、为市民与传承人之间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的一次文化集会。本届“阿拉非遗汇”共设展位近150个,展示了“百年老字号”、“中华手艺”、“传统女红”、“传统小吃”近80项我市优秀“非遗”项目及部分省内外“非遗”交流项目。为了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主办部门还特意增设了“童趣拾遗———非遗课堂”手工技艺、传统游戏现场免费教学等内容。另外,活动期间还推出了一系列优秀“非遗”项目展演,如跑马灯、奉化布龙、渔民号子、经典折子戏等。

  这个“五一”小长假,阳光灿烂,宁波文化广场欢歌笑语,人气暴涨,“阿拉非遗汇”活动持续三天,为市民和游客奉献了一场热烈、精彩的文化盛宴。

  传统小吃 阿拉小时候尝过的滋味

  5月1日是“阿拉非遗汇”活动开幕第一天。记者来到宁波文化广场,只见广场两边一长溜展位整整齐齐排开。展区分为“百年老字号”、“传统女红”、“中华手艺”、“地方小吃”四块区域。在地方小吃展览区,人头攒动,热气腾腾,观众围在摊位前饶有兴趣地观看缸阿狗汤团、宁海桑州麦饼、余姚陆埠豆酥糖、奉化溪口千层饼等传统风味小吃的制作过程。捍面、摊饼、搓粉、拌料、调馅、下锅、出炉……传承这些传统小吃制作技艺的师傅们当众一显身手,动作之麻利,手法之纯熟,让观众禁不住啧啧称奇。不一会儿,香甜润滑的宁波汤圆,温热酥脆的溪口千层饼,入口即化的陆埠豆酥糖,苍翠清香的桑洲麻糍糕……一一新鲜出炉,引得围观市民垂涎欲滴,忍不住掏钱购买。一些中老年市民边吃边交口称赞:“味道真不错!这就是我们小辰光爱吃的东西,现在难得吃到了。”

  家住华光城小区的严大爷虽然已78岁了,可前几天听说宁波文化广场有这样一场展示老宁波生活风俗的“非遗”活动后,非常兴奋,还约了两位老战友前来观看。他说,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么多宁波传统小吃的制作技艺,还能当场品尝,真是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严大爷年轻时在山东当兵、工作,退休后才回到宁波老家颐养天年。他说:“吃来吃去,还是阿拉宁波的东西味道赞!”是的,宁波汤圆、慈城年糕,这些地方小吃永远承载着阿拉宁波人的无尽乡愁,曾经让漂泊异乡的游子魂牵梦萦,思念如渴。这种强烈的乡土情结也许就缘于传统美食文化中蕴藏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吧?

  舞台展演 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为了烘托活动现场的气氛,满足老百姓“免费看好戏”的愿望,在这次“阿拉非遗汇”上,主办部门还精心设计了“非遗”项目舞台展演环节,每天上、下午分时段轮番上演。演出节目风格各异,有热情洋溢、喜庆吉祥的“跑马灯”表演,有豪迈奔放、旋律高亢的“渔民号子”表演,有身姿矫健、步伐灵敏的“奉化布龙”表演……

  伴着激越欢快的锣鼓声,代表江东区的聂艳带着她的舞蹈队跑上广场的中心舞台,开始表演《跑马灯》。台上10多个演员穿着白色镶蓝的马头造型的舞蹈服,挥着马鞭、踩着鼓点欢快地跳起来。跑马灯节目取材于宁波传统民间小调马灯调,又融入铿锵有力的民间鼓舞,显示出万马奔腾、欣欣向荣的恢宏气势。台上演员们精神饱满,动作娴熟流畅,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孔燕说,为了这次“阿拉非遗汇”的演出,演员们非常辛苦,起早摸黑地排练,为的就是让观众看到他们最好的表演。如活动开幕第一天,表演民间舞蹈“渔翁捉蚌”的鄞州区古林镇的万小清和队员,早上六点半就赶到了宁波文化广场进行走台、化妆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传统游戏 重拾童年时代的乐趣

  在本届“阿拉非遗汇”活动上,最有特色的一项就是“童趣拾遗———非遗课堂”的体验互动活动。人们在体验传统游戏的过程中,又重温了一遍童年的快乐时光。滚铁环、跳房子、踢毽子、捏面人、折纸、剪纸……这些传统游戏承载了多少代宁波儿童的美好记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在儿童的世界里,这些传统游戏的身影却越走越远,至今几乎难觅踪迹了。

  如何唤醒人们深藏心中的这份童年记忆?如何让现代的孩子了解体验传统游戏的别样乐趣,并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策划本届“阿拉非遗汇”活动时,特意在活动方案中增设了一块“童趣拾遗———非遗课堂”的内容。活动的特点就是让市民亲身参与和体验。

  当人们带着孩子体验“跳房子”、滚铁环、踢毽子等游戏时,广场里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人们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看了游戏老师示范滚铁环的动作之后,也跃跃欲试。

  这边玩滚铁环,那边又开始玩“跳房子”。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单脚着地,在红线框里一边跳,一边把一块小石头踢进另一个红线框。游戏规则是脚不能踩到边线,石头也不能被踢出框外,否则视为输掉。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但对现在玩惯了电动玩具的孩子来说可谓难度不小。一位妈妈自豪地对读小学的女儿说:“这是妈妈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我当时还是高手呢。”说完,她开心地跳了起来,身姿仍然那么轻盈、灵活。女儿在她的指导下也开心地跳了起来。

  据孔燕说,当初策划这个活动时,就是因为考虑到现在的孩子对这种老游戏已很陌生了,所以他们就想到了提前在社会上招募传授游戏的老师。好多市民看到招募信息后自告奋勇地前来报名,有一位女教师一下子报了所有的游戏项目。工作人员后来了解到,女教师所在的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那里的学生因地取材,课余活动时仍在玩“跳房子”、“踢毽子”等传统游戏。她觉得这些传统游戏既健康又环保,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有益,因此非常愿意做传统游戏的传授、推广工作。

  中华手艺

  让人惊叹不已的民间绝活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最主要的一块工作就是保护与传承民间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本届“阿拉非遗汇”上,“甬上风物———中华手艺”的展览项目就有30多项。为了增加老百姓对“非遗”的亲近性,尤其是激发孩子们亲近、传承“非遗”的积极性,展示的基本上都是富有生活情趣、又贴近现代环保绿色理念的“非遗”项目,有面塑、风筝制作、草帽编织、青瓷拉坯、虎头鞋制作、鱼拓、剪纸、竹编、刺绣……这些“非遗”技艺历经民间好几代匠人的传承,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是宁波民间艺人心灵手巧的智慧结晶,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老底子宁波人的民俗风情。  

  有一句宁波老话:“做人两双鞋,来时虎头鞋,去时绣花鞋。”在虎头鞋制作摊位前,传承人蒋建飞娓娓讲述关于虎头鞋的来历及风俗。过去,家里有婴儿呱呱坠地时,长辈们往往会给婴儿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虎头鞋用绸缎、棉花做成,鞋头绣上一个虎头,寓意是借“百兽之王”的老虎之威驱魔镇恶,庇佑宝宝平安、健康成长,壮大胆子走好长长的人生路。 

  蒋阿姨说,缝虎头鞋,并不是简单地绣个“王”字,最考验功底的就是要绣出老虎的威猛之风,故一定要绣出老虎眼睛的精神气。蒋阿姨展台上一排排整齐的虎头鞋,大小不一,色彩缤纷却艳而不俗,正如她所说的,她缝制的每一双虎头鞋虽然形态可掬,但鞋头上的一双虎眼果然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许多市民看到这么可爱的虎头鞋,忍不住拿起来放在掌上细细端详,由衷地夸奖蒋阿姨“绣得真好!”看到有人喜欢,蒋阿姨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蒋阿姨自10岁起跟着外婆学习做虎头鞋,如今年近六旬的她,经常奔波于文化场馆、学校、社区等地,热心地传授虎头鞋的制作技艺。现在她手下带出了好几个徒弟,包括她儿媳妇。

  同样,在象山剪纸的展位前也围满了好奇的小朋友,他们被展台上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剪纸图案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传承人谢才华手中那把灵巧而又神奇的剪刀剪出各种图案。谢才华也精心准备了纸张、剪子,亲切、耐心地教小朋友学习剪窗花、小动物。告别时他还向每一个学生赠送一份生肖剪纸图案,鼓励孩子们回家继续练习。

  看到孩子们喜欢剪纸,谢师傅特别高兴。谢才华自6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剪纸,历经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之路,他的每幅作品几乎都是一气呵成,形神兼备,散发出强烈的民间艺术气息,深受群众的喜爱。作为剪纸的传承人,他常年为象山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生甚至老年朋友开设剪纸培训课,传授过的学生不计其数。

  在“阿拉非遗汇”上,像这样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还有很多。比如,面塑传承人丁逸儿,她捏的各种人物、动物形态可爱,活灵活现,受到很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的追捧;鄞州竹编工艺传承人叶良康,他用细细的竹丝编织出栩栩如生的动物,让观众叹为观止;渔船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志友,他展示的一艘艘渔船船模做工精制,宛如天成……

  总之,“阿拉非遗汇”就像是一场民间艺术达人的比武大会,各个项目的传承人纷纷借这个舞台一展身手,使观众在惊叹之余对传统手艺及艺人产生敬慕之心。同时,“阿拉非遗汇”又像是一次难得的技艺交流大会。虽然大家的技艺各不相同,但艺术总是相通的,他们借这个平台、这次机会互相切磋,交流传承中的经验及困惑。

  “阿拉非遗汇”

  送给市民的一顿文化大餐

  “阿拉非遗汇”作为一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推出的一次创新活动。那么,为什么会想到借节日搞“非遗”集会这种形式?

  市文化馆馆长林红告诉记者,去年是宁波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启动以来的第10个年头,经过10年的精心挖掘、整理、培育、扶持,宁波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21项,省级“非遗”79项,市级“非遗”179项,县区级“非遗”500多项……独创的“三位一体”(对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进行整体保护)的“非遗”保护模式,曾经让一大批濒临消逝的“非遗”项目重获新生,实现了大部分“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著名的“三金一嵌”(泥金彩漆、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和骨木镶嵌)传统工艺接轨市场,走向产业化道路;奉化布龙、宁海耍牙、甬剧等众多“非遗”项目,或走出国门展示风采,或进入校园培育传人,或登上舞台成为文化精品……

  林红说,为了对这10年来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提炼,把保护传承成果奉献给社会分享,同时也想为市民与“非遗”项目、传承人之间搭建一个公益传承、亲近交流的服务平台,他们对近几年来推出的“非遗课堂”、“非遗节日会演”、“非遗小卫士”等系列品牌活动进行整合创新,于去年国庆期间举办了首届“阿拉非遗汇”,并提出了活动的主题口号:亲近、传承、共享。

  本来那是一次探索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出乎意料的是活动一亮相就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开幕第一天就吸引观众2.5万人。尽管当时原定3天的活动因“菲特”台风来临不得不提前两天闭幕,可是好多观众意犹未尽,纷纷向主办人员追问以后还会不会举行。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让他们觉得有义务、有责任把“阿拉非遗汇”打造成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活动,争取一届届持续办下去,为群众送上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他们于今年初又马上启动第二届“阿拉非遗汇”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经过两个月的筹备,第二届“阿拉非遗汇”终于在鲜花盛开、阳光明媚的“五一”节如期开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