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发展改革委8日宣布取消283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中1100多个剂型的最高零售限价,药企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政府为什么这么做?这会不会导致这些药企大幅度提高药价,增加患者用药负担? 发展改革委列出的低价药品种高达533种,相当于2000多种医保报销药品数量的四分之一。 北京隆福医院心内科主任赵新说,许多低价优质经典药常常短缺甚至断货,其中不乏抢救生命用药,如临床中用得最多的治疗心衰的地高辛(一片只有几分钱)、西地兰等。 “低价药不等于质量差的药。有些经典老药由于临床使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不比一些新药差。”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说。 常峰说,用几毛钱的青霉素替代几十元的头孢硫脒等药物,不仅能减少患者负担,抗生素滥用的局面也会得到改善。临床用得最多的治疗心衰的药物地高辛、西地兰等非常便宜,效果都非常好。 由于“以药补医”机制和一些药企在招标中恶性竞争等问题,许多低价经典老药医院不愿意用,造成需求萎缩,而需求减少更使药企不愿意生产。一些低价药供应不足乃至断供成为常态。 更令低价药生产企业雪上加霜的是,一些企业在各地组织的医保用药招标采购中,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以亏本价格进行恶性竞争。 同时,受质量标准提升和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等影响,药品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如果没有这次出台的新政策,低价药不但难以涨价,还要应对市场竞争对手在恶意竞争中施加的降价压力,更多的低价药会遭遇停产或限产。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低价药品大多是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的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市场实际交易价格不会出现普涨现象。 常峰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低价药价格上涨,日均费用标准起到封顶控制阀的作用。“与担心低价药品价格的有限上涨相比,我们更担心低价药消失,这会导致我们不得不用高价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