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1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子工程”致内涝不断 

谁来关注“民生里子”?

  5月12日,第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个日子里,遭遇了近5年来最强特大暴雨袭击的深圳,再次因城市内涝成为关注的焦点。

  城市,原本是让人们远离自然灾害的地方,如今被雨天的内涝困扰。随着南方进入雨季,城市水浸街的图片和视频、市民“带你去看海”“划船回家”的自我调侃充斥着荧屏和网络。而2012年夏天司机溺亡北京广渠门的悲剧依然在每个雨季令人惊魂不定。

  水患:城市的伤痛

  上周以来,南方地区连续数日的暴雨天气让城市内涝问题再次见诸电视画面和报端。据广东气象台消息,6日至11日,广东遭遇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多个气象站录得50毫米到100毫米暴雨。在电视新闻和微博上,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道路一片汪洋的场景随处可见。

  如今,每到雨季,这种水淹城市道路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从北京广渠门溺亡司机到各地屡有学生上学途中被大水冲走,时而有之的生命代价让城市人的安全感骤降。2012年,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更是酿成77人死亡的悲剧。

  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的城市有137个,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面子工程”致内涝不断

  2009年开始,国家将“5·12”汶川地震日确立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应对城市内涝,2013年7月,住建部要求各城市要编制并报送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明确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还明确要求城市内涝不得有人员伤亡。一些城市还进行极端天气暨城市内涝应急演练,以更好更快地应对突发状况。

  然而,这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努力,似乎并没有阻挡城市灾害事故发生的脚步。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说,从历史看,一些城市太过注重“面子工程”,而包括城市管网等在内的“里子工程”却相对薄弱,所以一遇到大暴雨,大水浸街就不可避免。城市管网的滞后和应对突发天气能力的不足是造成城市内涝,特别是由此引发人员伤亡的最直接原因。

  广东省气象局气象专家指出,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走高,像北京等地出现60年以上一遇的极端天气,即便城市管网标准再高,也难以应对。

  如何让城市更安全?

  号称“几年内就要解决城市内涝”的城市管理者们,显然承诺未必能够兑现,但这种承诺的确可以满足公众的心理期待。

  不得不承认,中国城市现在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还很落后,而且改建难度非常大,指望短期内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是不现实的。市政业内人士认为,从根本上讲,各个城市还是要按照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有步骤地进行城市管网的改造和升级,提高排水能力,真正做到让城市的“里子工程”能够经得起50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多一些应急演练,建立起极端突发天气应急机制,应该是将人员伤亡降至最小的可控之道。”

  市民和全社会的城市安全意识也亟待加强。连日来,除了看到大水浸街的画面,不时还可以看到有人冒险开车蹚“深水区”。气象和民政部门建议,市民在这种雨天里注意天气预警信息,遇上极端天气,尽可能不要出门。出门也多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悲剧。

  (新华社广州5月12日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