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村里保存的1986年4月份的工分簿。 |
|
书记俞志军读书不多却当过七年兵,有着农民的憨厚与军人的坚韧。2008年村里分别墅,他放弃了抓阄的机会,挑了当时朝向最差的房子。 |
|
采茶季节,村里的主劳力从事制茶过程中的技术工种。 |
|
安居乐业的大家庭。 |
|
连排的别墅区。 |
望海岗村位于宁海县和新昌县交界的深甽镇境内,海拔931米,是我市海拔最高的村庄。 这里有两个“产品”特别出名,一是1982年5月获得浙江首批名茶称号的“望海茶”,另一个就是从1963年开始,保持了半个世纪的全市惟一实行“工分制”的分配方式。 眼下,正是春茶加工的后期,笔者驱车2个小时,用相机记录这个略显神秘的村庄。 1963年,当时山下的马岙公社派出60多位村民上迁望海岗开荒,种植粮食。1978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人民公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时,村集体资产总共是100亩茶山,如果拆分到户的话,茶山养护、设备维护、茶叶质量保证上都会成为问题。退伍回村、时任村书记的俞志军在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下,决定继续走原来的集体经济老路。 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产业结构、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大公无私的领导班子,让30多年前的决定变成了美好的现实:298亩优质茶园年产名茶500多公斤,高档绿茶4000多公斤,村集体年收入超过200万元;25户村民家家住进了240平方米的别墅,且不用支付水电物业费;村里劳动力按照出工天数和分数折算收入,最高一天计10个工分,低的也有6.5分,一分抵15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如果不劳动,村里每月发600元劳保费,但多劳多得的政策让很多上年纪的人,仍在从事适合自己的劳作。 但到底哪些人可以拿10分?哪些人只能得6.5分?俞志军回答:“很简单,每年一次,每户派代表进行测评,大家举手表决,很公平。” “到目前为止,村民们都说这一制度好,所以我们打算一直保持工分制。”俞志军说。 严龙 陈云松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