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升海 宁波天胜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 双休日,位于鄞州区古林镇前虞村的天胜农场总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他们当中有参加体验活动的市民,也有慕名而来的同行甚至农业领域的专家。他们非常感兴趣,最终得到证实的是,农场里的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都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除草剂(简称“四不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原生态品质。 天胜农场的当家人是朱升海,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海曙区胜丰村的村支书。生于农家,长在田园,朱升海对土地的熟悉和热爱与生俱来。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朱升海把眼光投向了自然生态农业。 朱升海看到,自然生态农业在韩国、日本等地实施,已取得明显效果。为什么不在宁波尝试一下呢?2011年1月,由胜丰村80多户村民入股、占地超过1000亩的天胜“四不用”农场正式投入运营。 在天胜农场,看不到化肥、农药。300亩蔬菜园内,安放着多台太阳能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粘虫色板等利用声、色、光、味等原理制成的捕虫器。天胜农场还研制出多种“独门秘方”———天然活性材料。其中一款“土著微生物”,原材料取自四明山,通过自然菌的培育,改良土壤质量,令土壤中的微生物恢复平衡,增强土地的活力。还有“天惠绿汁”、“汉方营养剂”、“菜籽饼”等自然肥料,均取自自然界,没有任何化肥成分。 不光是植物,农场里的各种畜禽,同样享用着各种“秘方”。猪舍里,工作人员每天在粪便排泄区域喷洒微生物,以分解粪便,消除异味。鸡赶进田地里,让它们在啄食小虫、获得食物的同时,也帮助清理害虫,再辅以乳酸菌、果蔬酵素等其他营养物。 和传统农产品销售不同的是,天胜农场主要实行会员制,通过网络订购,将产品配送到居民家中,尽管市场价格是一般农产品的2倍到3倍,但还是得到宁波本地市民的青睐。 朱升海的自然生态农业并非走得一帆风顺。如果说2012年的“海葵”台风是小小警告的话,2013年的“菲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让朱升海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整个农场成为一片泽国,蔬菜、水果绝收,鸡被淹死,鸭、鹅逃走———这次百年一遇的“菲特”台风让农场损失超过1000万元。朱升海并没有气馁,今年他投资500万元,将农场周围的防水堤坝筑高加固,农场内部则增强排水能力。 朱升海说,尽管天胜农场一路走来很艰辛,也没有实现盈利,但是消费者的认可让他充满了前进的勇气,他会在“四不用”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点睛】卢岑贝格说过“自然不可改良”,朱升海誓言将“四不用”进行到底。前者倡导的是生态伦理,后者倡导的是“绿色良知”。两人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告诫人们要做“该娅定则”的捍卫者。古希腊人赋予了大地女神美丽的名字———该娅,环保主义者则把这个美丽的名字赋予了地球,朱升海则用“四不用”诠释了“该娅定则”,即:听命于大自然,尊重自然,让自然在农业友好环境下精密地循环。 (康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