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同时,还不断推进公共领域智慧管理,建成了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智慧位置公共服务平台等14个智慧社会管理系统。在公共安全管理上,建立了社会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等。 当智慧化手段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作习惯时,“平安宁波”显示出与时俱进的一面。无所不在的“网络”,将平安延伸到甬城的每一个角落。 长治久安,富民安民缺一不可 发展,是平安最大的保障。从平安建设伊始,宁波就始终坚持一手抓“平安报表”,一手抓“经济报表”,将“大平安”的蓝图一绘到底。 2013年7月的一天,来自余姚黄家埠镇和小曹娥镇、慈溪观海卫镇、奉化莼湖镇、宁海前童镇、鄞州姜山镇等6个镇的镇长有点“坐不住”了。环境差带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困境已然凸现,他们被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不仅环境明显改善,而且一批“老大难”问题也得到解决,如姜山镇依法取缔9家酸洗拉丝企业,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还擦亮了生态乡镇的“金字招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是一场“平安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的漂亮仗!抓平安就是抓发展,用发展来促平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促调”等政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如启动新材料科技城和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实施“科技领航”计划,研究制定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方案等,努力为经济的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促经济”的同时,我市各地还普遍建立了经济领域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和涉企维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化解经济领域存在的稳定问题,严厉打击金融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10年一以贯之的坚持,宁波已然走上了富民与安民齐头并进的大道,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因为有平安建设的支撑,我们会更加自信而坚定。 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平安建设没有终点。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平安浙江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把建设平安浙江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贯穿于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平安建设就提升到哪个水平?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宁波的平安建设也“跳出常规”,探索了不少“宁波实践”。值得骄傲的是,有些“宁波实践”作为样本在全省、甚至全国学习推广。 在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上,“81890”社会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一等奖;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上,出台了全国首个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地方性法规,探索建立了全国首个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委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上,出台了企业信用监管与社会责任评价地方性法规,成立了全国首家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中心;在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上,海曙区成立了全省首个区域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试点建设,构建智能社会管理系统,在全省推广运行;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项目荣获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形成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宁波模式”。 10年间,宁波绘制了一幅壮美的“平安图”,走出了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路”。 平安宁波,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