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 |
地铁禁食起到作用了吗 22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对于“地铁禁食”是否入法,委员们发表了针锋相对的看法。 事实上,在全国各地城市地铁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对于地铁禁食,各个地方规定各有不同,武汉、郑州等将之列入条例,上海、广州等则列入乘客守则。其中,武汉是国内第一个以地方法规明令地铁禁食的城市,从2012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起,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的300余名执法队员在全市已开通的轨道交通线路上处罚上车进食等现象。 据悉,杭州、重庆和成都等则在几经讨论后,最终都取消了“车厢内禁食”条款,改为对乘客加以引导。 入法的争议针锋相对 上海此前进行的公开征求意见和问卷调查中,80%以上的市民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禁食措施。这一结果与新浪微博上一项2700多名网友参与投票的调查得出的结论类似,根据这一调查,77.3%的网友支持地铁全面禁食。 支持禁食的网友“小猫旺旺”认为,地铁人流密集,在车厢里吃东西,一旦被挤撞或列车急停,食物尤其是液态食物很容易沾染到别的乘客身上,引起纠纷,同时,车厢禁食也有助于环境整洁。 也有市民和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地铁“禁食”应因人而异、因物而异。网友“yoyo_91235”说,上班族早上分秒必争,很多人将早餐带在地铁上吃,很多时候也是出于无奈。网友“小么子Tang”认为,地铁“禁食”要因人而异,譬如宝宝、低血糖患者、其他身体不适需要立刻补充能量的人,根本等不及下车,不能“一刀切”。 关于地铁中应不应该禁食,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乘客。郑州市民王女士说:“其实我觉得地铁禁食挺好的,反正我本人是不喜欢在坐地铁的时候闻到类似韭菜包子的味道。”有市民认为,车厢内吃东西不仅会造成卫生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比如吃“关东煮”,长长的竹签绝对是个安全隐患;热食物则可能烫伤其他乘客。 当然,也有市民持不同意见。郑州市民陈先生表示:“将禁食作为立法有点过了,应该是倡导大家不要在车上饮食。”有部分市民表示,饮食不会给地铁带来安全问题,而且饮食概念又过于广泛,比如巧克力、糖果、饮料等物品,如果强制禁食,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都是不恰当的。随着北京地铁运量不断攀升,对于地铁禁食的管理控制难度将越来越高。 禁令执行情况如何? 既然有很多地方已经禁止在地铁上饮食,各地的法律执行情况如何? 上海新版守则实行5个多月来,地铁车厢内饮食问题并未绝迹,早高峰时段和下午中小学放学后的时段更是“重灾区”。 在上海地铁衡山路站,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地铁禁食”规定写入乘客守则,但没有写入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地铁工作人员也不能硬性阻止乘客饮食,主要依靠乘客自觉遵守。同时,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车厢本身已经很拥挤了,地铁工作人员来做劝导也有现实的困难。 记者了解到,多个城市出台的“禁食令”大多没有具体的罚则,仅在郑州、深圳等地有最高处以200元罚款的条款。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地铁禁食的规定,武汉市民从最初的不太习惯到如今逐步理解。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以劝阻为主,对于态度特别恶劣的才开出罚单。目前违反禁食规定的案例数逐步下降。 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新闻发言人陈琪告诉记者,虽然有饮食罚款的规定,但却从未开罚。“处罚比较难,还是希望通过引导教育,让乘客文明乘车。”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教授认为,地铁禁食规定会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改变过去不良的陈规陋习。但也有专家认为,此类行为应更多靠市民的自觉和相互劝诫,而不是一味依赖法律的强制。 (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