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财经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

  宁海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一家企业与员工展开劳动合谐关系座谈。

    与一些协会“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是,宁海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有近70人,有的帮企业解答法律问题,有的到企业排查安全隐患,还有的为企业跑政府机关……通过企业服务中心这一大平台,宁海县商会积极探索一条商务服务企业的新路径———

    本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沈军明

  巧借外力延伸服务

  赶赴宁海采访的路上,“宁海商会企业服务中心”的高炮广告矗立在高速公路旁。一到服务中心,法律、培训、统计等各部门的办公室里是忙碌的工作人员。“因为企业需要,在现有11个服务类别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再增加服务种类。”宁海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童跃说,各类服务项目,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的。

  别说服务中心的项目,就是这个服务中心本身,也是宁海县商会探索市场化服务的成果。

  2008年初,宁海县商会就开始设立工商经济服务中心,希望通过一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机制服务企业。“当时的工商经济服务中心,依靠的是商会本身的力量,这个力量毕竟有限,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专业化程度等,与当前企业的需求有距离。”宁海县商会会长王朝衡直言不讳,如果让商会直接服务企业,就会囿于宣传政策等相对表面化的局面,在服务深度上,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如何借助外力,进一步服务企业?宁海县商会通过委托第三方中介组织,于2012年5月,成立宁海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作为商会服务企业的平台,服务中心根据市场需求陆续设立了金融、投资、司法、教育培训、统计调研、综合服务等小平台。“当时只想满足企业需求,没想到正好与当前改革的大势相一致,这更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决心。”宁海县商会副会长舒军海说。

  让市场决定服务内容

  因为创立之初还不十分明确具体的市场定位,宁海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一开始也走过弯路。童跃告诉记者,当时想以会员制来服务企业,针对VIP企业提出来的需求,中心提供保姆式服务,结果运行一年来,发现100多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主动提出了需求。

  与VIP保姆式服务截然不同的是,服务中心推出的“劳动人力资源管理怎么做?”“工伤后续服务能不能代办?”“科技项目如何申报?”一些单项服务反而受到了欢迎。

  服务中心毅然暂停了VIP服务,主动把企业所交的VIP会费转为相关项目的服务费。如今,服务中心通过公益和收费两块服务,形成了政策规划、统计评估、政策培训、金融投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检验检测等11大服务平台,各平台为1626家企业提供33项服务49.72万次,其中公益服务26.65万次,有偿服务23.07万次。

  和谐劳动关系是服务中心一大亮点,通过社保网络日常服务、工伤代办、企业人事库维护、企业用工权益保护、工时制审批代办等具体项目,为企业提供了近20万次服务。如中心自主研发了公共事务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其中企业用工权益保护系统功能模块,可快速拟订出符合法律法规、兼顾用人单位权益的劳动合同等文书材料,大大降低了企业法律风险,广受企业欢迎。

  把准脉搏推广关键服务

  “我们所做的,就是打通政府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在不断摸索过程中,童跃发现,政府引导的,也正是企业所需要的,这些关键服务成为服务中心的核心业务之一。

  生产安全是企业第一生命线。我国《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安全排查为预防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管理手段,也多次下发文件强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去年底,服务中心主动出击,设计安全隐患排查公共服务产品,到目前为止完成了1540家安全隐患排查,平均每家查出安全隐患12.3项(原企业自查自报发现隐患平均1.8项)。市场倒逼,推动县安监局出台了安全隐患委托第三方机构及补助的政策,推动了政府向中心采购服务,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和社会机构联动,操作性较强的安全隐患排查实施道路。就在本月初,省安监局局长华宣奎到宁海专程考察安全隐患排查服务外包工作,要求在全省推广宁海模式。

  科技创新也是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广的,很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苦于不了解相关政策而失去了一些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的机会,为此服务中心全面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担任了35家企业的政策顾问,协助19家企业开展高新技术申报工作,帮助43家企业完成了创新团队的申报等十项政策服务,为企业争取资金近千万元,为25家企业争取了高新企业、各级工程中心、创新团队等荣誉85项。

  “政府的导向、政策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企业服务中心把政策快速传递给企业,并进行‘最后一公里’的落地服务,不仅给企业带来切实利益,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市工商联秘书长傅海明说。

  延伸阅读

  服务企业的五个坚持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由第三方机构运作的商会企业服务机构,宁海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用五个“坚持”来总结发展经验。

  坚持和社会改革发展方向相一致。由于服务中心的市场化定位和我国改革大势同向同行,在工作中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坚持公益和收费平衡发展,是商会尤其是第三方机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导向。既要坚持公益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形成有利于中心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公信力增强;又要走市场道路,获得足够的收入,以维持中心长期可持续发展。

  坚持综合服务体和重点项目协调发展。中心目标发展为城市高端知识服务领域综合服务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自身的核心产品,特别是要主动设计适销对路的公共服务产品,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心明确了劳动、安全、政策为当前核心产品,金融、培训、文化为主要产品,各项服务联动推进的3+3+N服务格局。

  坚持团队建设。中心以极具潜力的行业前景,共享成功的理念,吸引高端人才共同创业,中心已经拥有数名曾于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商学院、美国杨伯翰大学深造的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事业心强的人员。广泛吸收了县域各领域包括退休人员中的优秀人才,集聚区域智慧资本,开展各项服务。

  坚持先进的发展理念。标准化、信息化、绩效考核成为中心发展、管理的三大法宝。以标准化和信息化获得强有力的跨区域复制、发展能力。以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和落实。(张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