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大幕落下。“反欧”政党大出风头,理论上可以拿下欧洲议会全部751个议席中的逾140个议席。持续低迷的投票率被认为是令极端主义政党有机可乘、成功“逆袭”的主要原因。 根据欧洲议会选举官方网站27日公布的结果,在欧盟28个成员国逾4亿选民中,参加此次选举投票的选民比例为43.09%,与2009年选举创下的43%历史最低投票率基本持平。 欧盟成员国中,斯洛伐克投票率仅有13%,创下成员国投票率历史新低,捷克投票率不到20%,波兰、斯洛文尼亚、匈牙利以及2013年才入盟的克罗地亚投票率也低于30%。 自1979年欧洲议会选举采取直选以来,选举投票率由62%一路下滑,跌至43%。作为衡量欧盟支持率和合法性的重要指标,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率缘何持续低迷,各方说法不一。 曾经有人将低投票率归咎于欧洲议会权限过窄。对此,于2009年生效的《里斯本条约》为欧洲议会扩展了很多权限,然而即便这样,也没能帮助扭转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率低迷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选民对欧洲议会权责和运作了解甚少,他们关心的是欧洲议会能否真正代表自己利益。欧洲议会议席按照成员国人口进行比例分配。因此,欧洲议会内部,各国声音便会有大有小。并且,当选后的议员按照政治派别组成党团工作,而非按照国别工作,各国选民诉求难以直接得到满足。因此,长期被欧洲议会“忽视”的选民如何能够对选举保持热情? 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中东欧国家过低的投票率扯了整体投票率后腿。在欧盟东扩10周年的背景下,过低的投票率表明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融合度还远远不够,对欧盟的归属感仍旧不强。 低投票率之所以对极端主义政党有利,在于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各成员国国内政党的民心向背,相当一部分选民选择利用手中的选票“惩罚”执政党。受此因素推动,一些小党和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异军突起”便不足为奇了。此外,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冲击,欧洲民众对欧盟机构及领导人工作效率和执政能力产生诸多不满,从而选择拒绝投票或支持反欧盟、反移民、反欧元的政党。 回望这次欧洲议会选举,1600万欧元的造势资金、遍布网络社交媒体的官方账号、重金打造的专款网络游戏……毫不夸张地说,欧洲议会为吸引选民参与选举,可谓“费尽心机,博君一票”。但是,除非选民能够看到他们的投票与欧盟的决策之间有更紧密的关联,否则种种花哨的宣传造势都是枉然。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2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