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孙永涛 慈溪市慈壹佳果蔬农场场长 五月,对于专攻草莓种植的慈壹佳果蔬农场来说,已经进入农闲季节。但是农场主孙永涛并没有闲下来。这几天,他一边准备着在大棚内轮种花生、水稻,一边潜心研究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这位从河北肃宁县来到第二故乡慈溪创业的大学生说,轮种有利于改善土质,秸秆还能还田做绿肥;立体栽培则对于采摘观光型的农场意义重大。 孙永涛的农场位于慈溪市坎墩现代农业园内,面积超过50亩。“我有今天,离不开前辈的启蒙。”谈到自己的坎坷路,孙永涛心里满怀感恩。这位2002年从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学子,曾在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园艺场经过种植、管理、研发等多岗锻炼,“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004年坎墩现代农业园建成,孙永涛租了4亩地种植西瓜、黄瓜。他说,那时候真辛苦,两头都要照顾,但收益不错,第二年规模便扩大了。 2006年,他辞职下海,当起“职业农民”。但让他想不到的是,新承包的12亩地因盐分高等原因,导致作物生长不好而亏本。2007年,他被迫退包,剩下的9亩,也因无资金难以为继。 痛定思痛,2007年下半年,他开始试种大棚草莓,并尽可能不用农药。2008年,他大胆尝试采摘型销售模式,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绿色种植、产地销售。思路这么一变,一个占地0.6亩的大棚收入了1万多元,终于“种”出了信心。从此沿着认准的路走下去。当年,从杭州农科院引进新品“红颊”草莓脱毒苗,边繁育种苗,边组织生产,规模扩大到12个大棚,2009年收入15万元,亩收入近2.5万元。 2010年,孙永涛趁势而上,向周边永森天兴农场转包30多亩土地,大棚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40多亩;2011年,全部产品田头销售;在刚刚结束的这一季,孙永涛的草莓依然卖出了周边最高价,初步统计亩收入可超3万元。 在自己走上致富路的同时,孙永涛还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厚皮甜瓜蔓枯病防治技术”曾获慈溪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黑花生试种、套种技术”还在进行,全新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正在酝酿。“多年来,草莓都是趴在地上,工人采摘累,游客进来也不舒服。这项技术一旦获得成功,会是一个再次腾飞的绝佳机会。”孙永涛说。 点睛: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孙永涛是在农业战线上敢于创业创新的新宁波人。他不但眼光长远、善于钻研,更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善战精神,实现了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创业目标。 (应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