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翔 高考甫一结束,各地作文题照例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好与不好,难写与不难写,各人自有各人的判断。但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普遍呈现出一种重视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特点。 全国卷的“山羊过独木桥”,浙江卷的“门与路”,上海卷的“从穿越沙漠说自由”,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湖北卷的“山顶上的风景”,江苏卷的“谈不朽”,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福建卷的“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北京卷的“北京的老规矩”,江西卷的“论探究”,辽宁卷的“霓虹灯与漫天繁星哪个是美景”……这些作文题无不突出思辨性,提出了很多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辨,没有“标准答案”。 作文题注重考查学生思辨能力,重视思维品质,注重论证层次,突出材料与观点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近年高考作文题的趋势所在。那种想都不用考生想,或者根本不给考生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只要求考生顺着给定的观点,填充具体材料与空话套话的题目无疑是最差劲的。 不必讳言,我国学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这与我们的语文课沉迷于归纳“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不鼓励思辨有很大关系。具体到高考语文试卷,除去作文题,全有标准答案,就算是阅读题,也有固定的套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文题再要求写不容批驳的“高大上”观点,学生怎么可能学会多维思考? “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接受群体的价值观,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避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这是美国“高考”的作文题;“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这是法国“高考”的作文题。显然,这些题目都侧重考查思辨能力。通过某一社会、人生问题,直接考查认识水平和分析论述能力。为了“应付”这样的作文题,考生必然会去看很多有价值的名著,而不是抱着“知识点大全”、“满分作文选”之类的东西死啃。 高考作文应该承担起这样的引导功能,让学生从高中甚至更早开始,就不再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学会思辨学会判断,多读几本“枯燥”的名著,多关注身边的时事,多独立思考几个问题,多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