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②】 2013年,宁波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96亿吨,同比增长9.5%,继续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77.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箱量排名保持大陆港口第三位,仅次于上海港和深圳港。 新出炉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后评价报告显示,大桥建成后,宁波与上海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由之前的5.96增加到19.40,在浙江省的几个城市中收益最大。 产业变局 优势再造 初夏的大桥南岸捷报频传。5月27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宁波基地扩建项目开工,投资金额达150亿元。到2018年,宁波杭州湾新区汽车产业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台,年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 5月28日,宁波发布石墨烯技术创新与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10年打造成千亿元级的特色优势产业群。把5000元/克的价格降到了1元/克,全球首条石墨烯规模生产线就坐落在杭州湾南岸的慈东滨海区。 向东是镇海、北仑的临港大工业转型升级提速,向西是余姚滨海新城等开发区块建设加速,宁波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沿湾产业带在长三角新一轮产业链的整合中,亮出了独特的竞争力。今年首季全市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继续提高,分别达到38.5%和21.0%。 产业布局加快优化的同时,产业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桥开拓的发展空间,拉开了浙江、宁波“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的发展序幕,加快了海洋经济的壮大步伐;大桥带来的滚滚人流,直接带动了甬城旅游业的兴旺,四明山麓、东海之滨满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身影;大桥带来的芸芸人才,直接催生了科技研发、金融保险、工业设计、动漫制作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宁波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也在不断加码。 打赢“桥牌”的不仅仅是宁波。大桥通车后,北堍城市嘉兴坐享区位优势,经济从“运河时代”跑步迈向“滨海时代”,主打外资集聚、产业新区和科技园的海盐经济开发区,正在成为嘉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环杭州湾乃至浙江全省的生产力布局发生重大变化,长三角经济再次腾飞蓄势再发。 区域融合 城市集群 利丰供应链收购项目、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总部项目……火热进行中的“两会两展”签下大单,仅浙洽会江东分团就成功签约39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 大桥开通以来,宁波越来越受到全球创业投资者的青睐,成为大企业区域总部的首选地之一。这次“两会两展”期间,来自中东欧16国的客商对宁波赞赏不已。在他们眼中,长三角城市已然融为一体,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宁波将成为他们开拓中国市场的据点和支点。 “沪苏浙皖地区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浮现出一个更大范围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并将带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如是说。 在世人的见证下,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5个国际级大都市圈之后的“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正在加速形成,而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无疑是这一大幕的开启者。 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原来的“V”形结构,呈轴线形态发展;转向“△”形结构,呈环形放射状发展。苏南、浙北、浙南地区的城市加快“合纵连横”,陆路距离缩短、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港口合作进一步加强。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7760亿元,比上年增加7809亿元,增速均值为9.7%。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7.2%,继续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道出心中的梦想:“建设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第一大城市群,带动中国跻身世界顶级强国之列,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