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人民政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工党市委会提案建议

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 改善居民健康水平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

  2011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12年又要求积极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我市于2011年11月起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农工党宁波市委会提交了《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水平》的提案,建议我市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改善居民健康水平。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主委陈为能说,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是新医改形势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深化,对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控制医疗卫生总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建立起与我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是我市亟须解决的民生问题。

  农工党市委会调研后认为,当前我市家庭医生制存在的问题有: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家庭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的主体地位未确立,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亟须加强,居民认识存在误区等。

  农工党市委会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人才规划,加快人才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利于家庭医生培养、考核、使用管理和扶持的相关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并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在待遇、晋升、发展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的倾斜政策,鼓励和吸引广大医务人员加入全科医生的团队,同时注重对现有家庭医生的培养。

  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完善医保配套制度,医保政策要进一步向社区倾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真正体现社区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逐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适当放宽签约居民的用药量和品种,进一步增加药物品种,特别是一些常用药、慢性病治疗方面的药物。积极落实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吸引签约居民首诊在社区。

  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的家庭医生激励分配机制,建立以不同服务对象为基础的分层分类服务模式,建立以提升服务为目标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提高医生的服务效率和水平。营造各方支持的工作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知晓率和参与率。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宣传力度,整体改变和提高全社会的认识。要创造促进健康的支持环境,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提供社会支持。

  (记者 吴向正 通讯员 周其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