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党 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新”携手共谱爱心曲

———写在“百家民营企业·百家社会组织·百个公益项目”对接一周年之际

  宁大建工学院志愿者在市聋哑学校提供有声读物。
“爱心午餐”项目为宁海育才学校民工子弟提供爱心午餐。

  “补胎哥”郁丙龙在救助点为过往路人修理电动自行车。

  本报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勇祖轩

  宁波,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宁波的民营企业家素有“商行天下、义行天下”的为民情结和公益传统;各类社会组织也在宁波文明城市的光环下,自觉自发地从事着各种公益活动。

  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一些“两难”困境。很多企业家想做公益,自己却没精力或不专业;一些社会组织有做公益的创意和能力,却得不到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正是“两新”组织的主体。市委两新工委在思考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时,找到了“党建引领,两新携手,服务社会”的契合点。

  在去年纪念建党92周年之际,在市委两新工委的牵头组织下,开展了百家民营企业、百家社会组织对接百个公益项目活动(简称“三百对接”),127家爱心企业捐款3756655元以及一批物资,108个公益项目成功对接。

  “三百对接”引领民营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投身公益、服务社会,开启了两新党建的新思路,也走出了一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

  一年过去了,“三百对接”取得哪些进展?有些什么成效?社会评价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三百对接” 共架爱之桥

  “如果不是通过‘三百对接’获得资金支持,我们的‘听世界’――为盲人提供有声读物项目,还不知能不能执行下去。”宁波大学建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潘华炳说。

  “听世界”项目组成立于2012年,该项目组成立的背景,源于身边有不少盲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读物缺乏、知识更新慢、触摸式教材学习难度大、价格昂贵等困难。而当下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许多人手头有大量闲置的电子产品。项目组通过收集闲置、废旧的MP3、MP4或者收音机等,并对这些电子产品进行维护,重新录入和编排,再将这些重新焕发生机的电子产品送到盲人们的手中,用耳朵代替眼睛,使他们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阅读权利。

  但是通过征集方式获得的电子产品数量有限,一时难以达到预计的目标。正在为该项目的推动一筹莫展之际,恰逢市委两新工委开展“三百对接”活动,于是他们报名参加,并与江北永发物流有限公司对接成功,获得8万元的资助。

  有了资金,他们采购了250个MP3播放器,整理了有声读物资源10021段,目前已向市聋哑学校、光明俱乐部、江东区部分盲人予以捐赠,教授使用方法,使盲人受益。

  “实话说,我们有做公益的想法,但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也不知道怎样去实施,‘三百对接’活动给我们一个对接公益项目的平台,让我们找到可以放心去做的团队。”江北永发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钱说。

  “三百对接”就这样把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公益热情联系在一起。

  这正是市委两新工委开展“三百对接”活动的初衷:以党建为媒,为“两新”组织服务社会搭建平台,让“两新”组织更加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

  “三百对接”的创意来自于2012年市委两新工委获得全国“和丰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的《党建引领,“两新”携手,服务社会》创意设计。当时,许多专家认为,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民营企业创造财富能力强、拥有经济资源多、参与公益热情高的优势和社会组织在公益方面的专业背景好、组织能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在公益中携手、在爱心中共舞,提出了公益事业的新概念,开辟了为民惠民的新天地,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新诠释。

  为了让这一创意设计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市民政局及时创立了全国首家公益服务促进中心,市里还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并让两者集约共享阵地,更好地协调整合两新组织的资源优势。

  2013年3月,“宁波市首届公益项目设计大赛”启动,共征集到公益项目设计方案300余个,经专家评审,筛选出100多个项目进入认捐阶段,分批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发布,向社会征集捐助企业和负责项目实施的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团队。同年6月,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团市委、市民政局联合在宁波大红鹰学院举办了以“青春党建·公益圆梦”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洽谈会,100多个公益项目全部被127家民营企业和101个社会组织认捐认领。

  这些公益项目分为“希望宁波”、“美丽宁波”、“温暖宁波”、“多彩宁波”四大类,涵盖助老助残、帮困扶弱、环境保护、心理健康、青少年发展等多个领域。

  为更好促成这些公益项目实施,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按照项目实施区域,建立了9家合作机构承接本区域的公益项目服务、指导、管理工作,举办了公益组织负责人、财务人员以及9个合作机构联络员的培训,指导他们做好项目的管理与评估、财务管理等内容。

  “这些公益项目能否持久开展下去,我们认为规范化的运作是关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立平一开始就对公益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提出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民营企业的捐助资金用好,确保每一分都用在公益上,并且是可以追溯的、透明的。”

  为此,我市出台了《公益项目实施基本要求》、《公益项目评估实施办法》、《公益项目资金使用办法》、《公益项目档案管理与报告通报制度》等4项制度,形成覆盖公益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追踪、通报、评估等全过程的制度范式。

  不仅如此,对这些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还进行三位一体的监督:组织第三方对公益项目进行中期、终期评估;由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招聘社会监督员,对项目进行随机抽查。

  公益服务 齐奏“爱心曲”

  今年4月,市民政局、市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与市公益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和管理的82个公益项目接受了中期评估。除3个项目因故暂停执行且重新对接外,其余79个项目均正常实施,总体上进展良好,资金使用规范,达到了预期目标。其中超出设计预期的优秀项目有34个,占43.04%;达到并部分超出设计预期的项目有38个,占48.1%;有待下一步调整改进的项目7个,占8.86%。

  这些公益项目的实施,涉及助老、助残、助困、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文娱健康活动等方面,使超过5万余人次的服务对象直接受益。

  由宁海县志愿者协会实施的“爱心午餐”项目,得到了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得力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民营企业资助共28万元。该项目针对在宁海就读的部分较为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午餐得不到正常保障,营养摄入严重不足问题而开展。他们在育才、科达、向明三所学校筛选出了共254名贫困学生作为帮扶对象,按照每餐5.5元标准资助营养午餐,为期一年。资金直接划拨至学校,并统一制作爱心午餐就餐卡,发放给受助学生,学生凭用餐卡至学校食堂免费用餐。项目还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伙食标准、采购流程制度和食品安全制度,建立了较为透明有效地监督制度。

  明州医院红蚂蚁志愿队得到洛兹集团结对,旨在使偏远山区乡镇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得到专家诊治,让生活贫困的患者得到免费的医疗救助,同时帮助更多乡村医护人员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基层医护人员更好地服务患者,奉献基层。项目实施以来,已在鄞州横街、姜山、龙观以及衢州柯城区等地开展7次义诊活动,受惠1100余人,为山区患者免费提供了8000余元的药品以及4000余元的慰问品,举办1次学术讲座和1次专业知识培训。

  这些公益项目的实施,壮大了从事公益的志愿者队伍,提升了志愿者公益服务的能力水平。

  由宁波市城市学院溪口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青蝉护翼”项目,得到了罗蒙集团资助。项目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为社区、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特色团队活动等服务,从而减轻外来务工人员在周六工作时间段和学校假期对子女管教方面的精力负担,并加强孩子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从无到有,目前有100多名固定的志愿者,并从溪口校区扩展到了在甬部分高校。同学们轮流到奉化和宁波的服务点给学生建立档案,辅导孩子作业,进行心理疏导和开展一些互动活动,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社会服务的能力。”该团队志愿者沈瞻对记者说,“我们打算做个宣传片,到宁波各高校展播,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开辟更多的服务点,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益。”

  通过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携手推动,一个个公益项目从无到有,茁壮成长,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扩大受惠面。一批原先就存在的民间草根公益组织,自身具有较强的组织运作能力,在“三百对接”中获得“输血”后,迸发出更旺盛的生机。

  “补胎哥”是广为甬城市民称道的志愿者,项目发起人郁丙龙曾专门在夜间接受求助,为夜里在半路爆胎的市民提供现场免费补胎服务。他的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有100多位网友加入“补胎哥志愿服务大队”,后来由他发起,鄞州区文明办、共青团鄞州区委等联合设立的“补胎哥志愿服务站”已在鄞州新城区多个社区运作。在“三百对接”中,宁波联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3万元与“补胎哥”对接。目前,已建立127个服务站,与81890合作24小时接受求助。辐射范围不仅在宁波市,并且将服务点建到了浙江义乌市。还开拓了除补胎以外的其他服务内容,形成了综合服务队,志愿者达379人。每月安排进社区、进校园举行公益服务活动,并建立“补胎哥”培训基地,与红十字会合作,培训户外急救、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项目,并多次进社区开展道德讲堂宣传活动,时刻传递正能量。

  余姚论坛爱心之家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一个纯民间志愿者组织。成立以来,以余姚生活网为平台,积极开展安老、抚孤、助残、助学、助困等多种慈善救助活动及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助。去年与浙江健安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结对后,开展“每月邮包”公益活动,对孤寡老人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帮助孤寡老人走出心理孤独感,排除生活困扰。至今已与陆埠、马渚、三七等地21名老人结对,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们送去大米、食用油、八宝粥、棉被等生活用品,帮老人清扫整理了屋子、挂灯笼、贴对联。余姚爱心之家还在爱心人士和贫困学生、孤寡老人、重大病患之间搭建一座爱心桥梁,对患有大病的人群、贫困学生给予支持,仅去年一年就资助了40余万元。

  由政府搭台、“两新”组织携手出资出力、共同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三百对接”活动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构建了‘公益目标设计———执行团队资源整合———赞助企业资金投入———合作机构指导’这一公益创投项目化运作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公益创投项目的指导操作流程,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公益服务的规范化与职业化。”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贺威平对记者说。

  两新党建 倍增“正能量”

  民营企业出资后,并不是不闻不问,许多企业在积极关注公益项目实施情况,有些还亲自“上阵”。

  浙江东红船业有限公司和宁波三安制阀有限公司共同与象山绿丝带志愿者协会结对,开展“1+e”公益帮扶行动项目。该项目依托于新象山网和象山港论坛网络平台,服务于象山地区因病致贫、家庭变故的贫困学生,不仅给予贫困孩子们物质上的一定援助,更关注的是孩子们心灵上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东红船业办公室主任张中顺平时通过绿丝带志愿者协会QQ群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当了解到绿丝带需要有成人志愿者与贫困孩子开展交流活动时,积极动员企业员工参加。今年“六一”节,绿丝带志愿者协会把受助的25名贫困、孤残儿童集中到鹤浦镇幼儿园开展庆“六一”活动,张中顺也暂时放下手上的活,一起与孩子们做游戏,送去慰问品。

  北仑区霞浦街道物流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的集卡红色加油站项目,以“为集卡司机及其家属营造一个温暖、文明、和谐和健康的家”为宗旨,围绕集卡司机自身素质提升、家属就业帮扶、子女教育关怀三方面开展工作。园区内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新庄物流有限公司不仅对该项目予以资金支持,还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组织开展集卡车辆安全故障培训、“预防春困”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文明行车知识展览。园区内其他企业也积极提供场地,加入冬日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等活动。在企业的积极参与支持下,集卡红色加油站已累计开展新交规、安全行车、法律知识、司机常见病预防等各类讲座30余期,共计2000余人次参加;帮助集卡司机家属找到工作10余人;组织集卡司机子女30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假日学校培训,越来越多的集卡司机加入到了这个“加油站”幸福大家庭。

  一些民营企业在参与“三百对接”活动后,点燃了他们更高的公益热情,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公益活动中。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去年与宁波市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团结对开展‘花季护航———宁波市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观护项目’后,了解到了该项目对呵护未成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更体会到一点点付出就能收获巨大社会效益。所以,我们今年与‘星宝自闭症家庭援助中心’一起,关爱这类特殊的人群,奉献我们的爱和关怀。”激智科技人事总监俞瑛对记者说,4月12日,星宝关爱主题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激智科技组织员工前往江东区修山艺术中心,学习如何与星宝接触,了解星宝需要怎样的帮助。“今后还将开展系列关爱星宝主题活动,如参加星宝生日会,与星宝面对面、手拉手的接触,带领星宝走进生态大自然等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带给星宝自闭症家庭温暖,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两新’组织党建的最大任务就是以党建来引领两新组织积极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也是我们开展‘三百对接’的初衷。”市委组织部两新党建处处长华建广说。

  近几年来,宁波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广泛开展“服务企业推动发展、服务员工凝聚人心、服务社会促进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倡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五水共治”行动,积极认领“微心愿”等,获得民营企业的广泛支持。

  今年4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委两新工委作出了在两新组织中实施先锋行动深化“三服务”活动的意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应群众诉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在两新领域落到实处。

  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实施“先锋公益”系列行动,充分运用“三百对接”活动成果,突出推动落实“四个治理”,做好服务社会工作。即:围绕生态治理,组织实施“五水共治”专项公益项目,征集减排污水、节约用水、河道护绿、水源地保护等系列公益项目,发动两新组织出资出力,以实际行动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城镇治理,引导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城市管理、交通文明等公益活动,为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作出贡献;围绕社会治理,引导好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实施助老助残、扶贫帮困、精神抚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公益活动,促进社会管理功能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解决一些政府不宜做、不能做、做不好的社会问题;围绕软环境治理,广泛开展“一家企业一个点子,一个社会组织一条建议”征集活动,为政府转变职能、改进和优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建言献策。

  “三百对接”活动也将进一步深化拓展,今年“七一”前,我市将推广公益集市模式。由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上对公益项目出谋划策、修改完善,待修订后正式上网发布,展示公益项目的背景、目标、方式等,然后以“众筹”方式招纳资金、财物和人员的提供方,让更多的“两新”组织更广泛、更灵活地参与公益活动。

  党建引领,两新携手,投身公益,甬城处处爱心涌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