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矛 这些年,社会上假货泛滥,打不胜打;各种欺诈骗局,防不胜防。媒体披露,造假之风已经向新的领域和更高层面蔓延:教授、院士的学术造假使得斯文扫地;出自正规部门的假户口本、假身份证被称为“真的假证件”;一些服刑犯人凭子虚乌有的“立功证明”减刑出狱,司法公信力饱受质疑…… 近日,中组部通报3起弄虚作假用人案件,包括广东省工商局原副巡视员张水生造假骗官案、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宝民派出所教导员姜晓梅更改年龄案、河南睢县人社局党组成员葛涛为女办理假招工手续案。报道说,这些案件涉及的履历造假、更改年龄等是一些“老”问题。一个“老”字耐人寻味,说明严谨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不再是一片净土,买官卖官之外又出了骗官问题。 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让笔者想起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年青的一代》。林育生是片中的一个人物,他为了躲避到艰苦地区工作,伪造了一张病情证明。事情暴露后,群情激愤,引发轩然大波,足见那个年代人们对做假行为的憎恶程度。今昔对比,不由得让人慨叹:放在现在,“林育生的假证明”算得了什么? 在我们所经历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倡导诚信为本,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任何撒谎骗人的行为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诚信缺失已然成了社会发展的“短板”,造假与欺诈已成为公害,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管理成本,吞噬了公众道德,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中,“说谎不脸红”已经成为常态,撒谎的人振振有词,似乎比做了好事还体面,而诚实守信的老实人却受到冷落和挤兑。如果《年青的一代》再上映,人们一定会认为那是小题大作。这种“道德滑坡”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一直以来,虽然国家对制假欺诈活动的打击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制假售假、毒奶粉、地沟油、非法集资、骗贷等一系列案件频发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群众对社会诚信建设的呼声仍然很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矛盾复杂的转型期,社会管理制度和方法需要创新和完善,而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对发生在政府部门的失信问题和公职人员的造假行为整治不力,失之于宽,没有形成道德、纪律、法律的震慑效应。 不管哪个领域的造假行为,其动因都是为了谋取利益,而且是不当利益,因为合法利益是不需要弄虚作假的。所以,尽管政府公职人员的失信与造假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是间接的,但其不仅对民间的造假与欺诈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也进一步恶化了党群关系和政府形象,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党风带动民风,干部影响群众。与百姓打交道的不是抽象的“政府”,而是具体的单位和官员,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诚信示范作用备受关注。修复社会诚信建设的“短板”,必得坚持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是抓好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诚信建设,让政务诚信走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的前列。 政务诚信的制度建设固然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有严格的执行措施。对于政府失信、官员造假的行为必须“零容忍”“一票否决”,一旦发现,坚决查处,形成崇尚道德、尊重事实、敬畏法纪的高压态势。如此动真格、硬碰硬,才能以硬规则促进软环境,早日建成人所共盼的诚信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