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 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之家全新起航
打造劳动“幸福里”

  今天,在东部新城市民广场区块南部,宁波市职工之家破土动工。来自全市各个领域的30位劳模先进、首席工人等职工代表,将践行“我为职工之家出份力”的口号,以“职工群众建职工之家”的独特形式,庆祝项目破土动工,见证项目开工建设的重要时刻。再过两年,一个崭新的集服务、文化、商业于一体的职工“幸福里”,将呈现在全市劳动者的眼前。

  “家”之新生 ———时代在召唤

  “如果附近有个地方能愉快地学习、玩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会很开心的。”小奎掀起一辆白色轿跑的引擎盖,熟练地端详起来。眼前这个满口网络词汇的“小伙伴”,是下应街道某汽车4S店的修理师。

  小奎,标准的“80末90初”。他所代表的广大职工群体,正在成为宁波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劳动主体。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够打破小奎们“打牌、打桌球、上网、看电视”的业余生活套路,给他们一个开展娱乐、文化、体育、培训活动的全新空间?

  有!近年来,厦门、成都、苏州、无锡等兄弟城市已相继花大力气打造职工公共服务综合体,并将其打造成集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体育、健身、商贸为一体的综合公共活动场所。宁波也听到了时代的号召,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市职工之家破土动工。

  据悉,新建的宁波市职工之家将着力营造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家”的氛围,突出“工人”主题,体现职工的劳动技能培训、技能提升、技能展示、职业服务等多重元素,打造城市“技能职工”、“才艺职工”、“健康职工”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同时,职工之家将致力于与市民休闲服务相融合,努力使其成为我市东部新城文化广场、政务活动区及周边商务区配套齐全、功能互补的城市名片。

  “当前社会职业身份的动态变化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使得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尤其是‘80后’、‘90后’青年正逐渐成为职工的主体。”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苏利冕告诉记者,新生代职工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日益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他们渴望职工之家能够提供充实愉悦的精神享受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从总体上看,职工群众的需求取向和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型,工会必须努力适应这种转型趋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新需求,职工之家功能的不断拓展则恰好适应职工需求的变化,为他们加快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创造积极条件。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工会十六大作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三型”工会的决定,浙江省总工会明确发出了要建设实力型工会的响亮声音,我市工会十四大也确立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示范工会的目标,标志着全市各级工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吹响了工会文化建设的“劳动号子”。

  “家”之关怀 ———生活服务站

  如今,各地兴起的职工之家建设热潮,让人看到了工人文化复兴的希望,看到了一种蓄势待发的生机。然而,一个比一个时尚甚至成为城市地标建筑的高楼大厦,引入了商业运作之后,它还是职工群众的“学校与乐园”吗?

  宁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新形势下的职工之家在角色定位上仍将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工”字,一个是‘公’字。

  “对我们这样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工薪族,能省一笔是一笔。这个医疗互助保障可派上了大用场。”多年来,老杨所在的企业一直参保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一次患病住院后,老杨需个人承担医疗费用2000多元。出院后的老杨到保障中心办理了理赔手续,实际核算下来,老杨仅承担了900多元。

  老杨尝到的甜头,将在全新的职工之家得到延续。根据规划,市职工服务中心将入驻职工之家。届时,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帮困服务、婚姻介绍、就业服务、医疗互助等各类服务窗口将在东部新城面向广大职工开设。服务中心将继续帮助解决或协调宁波市民的生活难题,凸显工会关怀。

  “职工之家一定要面向职工,它作为工会的窗口和阵地,起着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论职工之家的面貌和功能产生怎样的变化,它面向的主体始终是职工群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施恩庭向记者解读。

  建成后,职工之家将继续服务职工,通过培训学校建设提升职工素质,努力实现让职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开展文明健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并借“5·1服务卡”依托职工之家活动项目让职工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服务资源。

  与此同时,新时期的职工之家将走公益和商业结合的全新道路。“将会引入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以‘商’来反哺、促进公益性活动场地提升发展。”市总工会副主席、职工之家项目负责人韩彭军告诉记者,建成后,活动场地将为职工搭建起展示技能、休闲娱乐的广阔平台,届时,职工凭借“5·1服务卡”可在职工之家享受特有的折扣优惠。

  据介绍,以“工”和“公”为指导的职工之家,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教育培训、文化艺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服务,将提供更多公益性的“工”姓服务。譬如,组织工会会员权利、义务与福利的知识普及类讲座,提供劳动争议方面的法律咨询与援助服务,组织各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技能创新比武大赛等等。

  以职工之家建设为标杆,全市各地也将加大对职工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费投入,及时更新硬件设备,争取将人员工资纳入财政拨款,享受与文化馆、青少年宫同样的政策待遇,性质上定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通过商业反哺,职工之家放大文体等设施的公益效应,让文化的阳光雨露,平等地润泽职工的心灵。

  “家”之乐享 ———文体欢乐园

  歌飞扬,舞翩跹,剧回响……那些宁波人最熟悉和喜爱的文艺范儿,那些夹杂着汗水的青春活力,将在职工之家全新升级,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让宁波市民感到亲切和温暖。

  项目建成后,站在市民广场眺望,便可领略文化设施提供的便利以及丰富文化活动带来的幸福。这里将分布着剧场、电影放映厅、职工文化站、职工文艺社团、技能培训中心、职工学校、才艺培训教室、大型水上中心、康体运动中心等功能区块,它们将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将职工之家浸润得充满文化涵养与健康活力。

  当然,在“面子”亮起来后,“里子”也将硬起来。为此,市总工会将加大人员经费投入,统筹规划,深入细致地做好在职人员的业务拓展培训和继续教育,促使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通过多种途径,适当引进复合型的文艺、体育、管理、培训人才,使得事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同步进行,确保职工之家建成后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

  在职工之家的建设过程中,我市各级工会还将进一步做强职工艺术团,扎实开展艺术团进企业、进区域慰问演出。市总工会现正通过与外事学校合作等形式,进一步提升艺术团的影响力,并为各级职工艺术团培训骨干提供便利条件。在市总工会的带动下,基层工会正积极组建形式多样的职工艺术团队,如职工民乐团、职工摄影协会、劳模先进合唱团等,搭建更多的职工业余文化平台,以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

  通过职工艺术团等载体,职工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将得到有力传唱,弘扬“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凝聚全市职工正能量。

  与此同时,与文化、体育、健康相关的各类培训,也将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市总工会正在全力打造市五一培训学校这一具有工会特色的品牌。市五一培训学校现正在积极构建受众面广、特色鲜明的培训网络体系。县(市)区各级职工之家可以直接与市五一培训学校挂钩,将职工技能培训延伸至镇乡街道及基层工会。

  显然,全新的职工之家拥有的不止“文体森林”的集群效应,它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探索、实践每位职工的文化诉求与权利,建设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工会服务职工的重要阵地,职工之家将担当更为艰巨而且光荣的使命,成为提升工会实力、激发工会活力和展示工会魅力的一个主阵地。它将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家初探

  有很多种方式形容家的温暖:避风港、安乐窝……宁波市职工之家定位为一个服务于普通工薪阶层的综合性文化消费场所,以生活服务为核心,它将具备文化的前沿性和传统性,又具有平民特色和时代特色,成为文化宁波的新名片。让我们跟着设计图对“新家”一探究竟。

  一、规划概况

  职工之家位于市民广场区块的南半部分,东临福庆北路,西至河清路,南面中山东路,北与市民广场、行政中心相望。项目西侧为宁波市文化广场,北侧隔后塘河,西北角为城市展览馆,东北角为图书馆。项目南侧隔中山路为银泰项目用地,东侧隔福庆路为南北走向宽阔的城市绿带。

  项目建筑由丹麦的SH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分为三个地块,东侧用地面积1.79公顷,西侧2.31公顷,中部地块3.35公顷,为职工之家的配套绿地。项目将作为公共公园,联系南北地块,按城市肌理方向建立结构网络。以行政中心中线为轴线抬起两端,面向中央广场创造层层平台,形成视觉通道,向湖岸层层跌落,提供最佳的景观视线。

  二、功能区块

  在功能布局上,以“家”的关怀串联各功能区,在满足民众便利、经济之切实需要的同时也感受到温暖和谐又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文化娱乐

  “新家”将为职工的艺术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西侧地块共设5层,一、二层以文化娱乐为主题,拥有剧场、电影放映厅、职工文化站、职工文艺社团、职工服务中心,以及配套的商业餐饮服务空间,开放中庭作为公共展示交流区域。文化娱乐功能区规划面积8000余平方米。

  技能培训

  爱学习的职工们有福了,在“新家”,你可以找到培训中心、发明之家、职工学校和图书阅览室等。西侧地块的三、四、五层为培训主题,设有技能培训中心、阅览室、技能培训教室、才艺培训教育等,以满足不同需求。教育培训功能区规划面积9000余平方米。

  健身休闲

  如果是运动达人,也将在“新家”找到归宿。东侧地块建筑共设有6层,以康体健身为主题。其中,地下一层设置了大型水上中心,拥有50米泳池,可举办各种比赛;另有大型冲浪池,可同时容纳上千人,将成为宁波市民水上娱乐首选之地。一层为配套服务空间,二至五层为康体运动中心。健康运动功能区规划面积20000余平方米。

  本版文字 余晓辰 赵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