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29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合力确保万无一失 脱离险境难掩内心兴奋

1200余名中方员工安全转移至巴格达

  6月28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中方人员在酒店院内集合。(新华社发)

  新华社巴格达6月28日电(记者尚乐)当地时间27日17时,满载最后一批578名中方人员的大巴车在伊拉克军警护卫下,缓缓驶入巴格达市中心的巴勒斯坦饭店。至此,在交战区附近萨迈拉市滞留多日的1200余名中资企业员工全部平安脱险。

  ■全力准备

  本月10日以来,伊拉克爆发严重武装冲突,北部尼尼微省和萨拉赫丁省首府相继陷落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反政府武装之手。在距离冲突区域不远的萨迈拉市一个在建项目工地,由于安全环境突然恶化,项目承建商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包企业的1200余名员工不得不留守在相对安全的营地等待转移。

  事发后,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与中机公司一道全力协调伊拉克有关方面,力求将这1200余名同胞及时有序地转移到安全地区。

  一边,是备受煎熬的等待。身处险境的工人紧张、不安,网络的中断和资讯的不畅更加重了内心恐慌。一名分包企业员工陆建锋在日记中写道:“没有想到战争来得那么快,我们开始慌了,我们从小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知道,现在外面的确比这里危险很多,路上还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但矛盾的心情始终没有平息下来。”

  一边,是全力以赴的行动。此时的中国驻伊使馆正在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为实现人员安全转移紧锣密鼓地工作着。从伊拉克总理办公室到外交部和军方行动指挥部,使馆与伊方有关部门密集沟通,要求对方提供足够的空中和地面力量,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启动转移工作。在萨迈拉营地,中机公司在驻伊使馆指导下,也在为转移积极准备着:安抚人员情绪,确保供应充足,举行安全培训,演练撤离步骤,以确保转移行动万无一失。

  伊拉克政府和军方对中方人员的转移工作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萨迈拉地区安全局势尚不稳定,通往巴格达的道路时有武装分子袭扰,该路段暂时处于封闭状态,因此伊方多次建议待安全形势好转、沿途道路被有效控制后,再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安全转移

  在等待和努力中,机会终于来了。25日,萨迈拉营地的工人得到消息:道路已经畅通,大家将在3天内转移至巴格达!现场一片欢腾,大家奔走相告。当天,转移行动迅速展开,包括妇女和体弱者在内的45人登上伊军直升机,飞往巴格达。第一批人员的成功转移给了大家极大鼓舞。

  26日,大规模转移行动开始。当地时间早上7时30分,12辆大巴车准时从巴格达出发驶向萨迈拉。而在市中心的巴勒斯坦饭店,1200多人的住宿、饮食也已安排妥当。在萨迈拉营地,工作人员紧张地为大家准备着路上的饮用水和食品。吃过午饭,顾不上室外40摄氏度的高温,大家早早地等候在营地操场上。

  “‘救命车’到了!”下午1时许,12辆大巴车抵达萨迈拉营地,现场掀起一片欢腾。随大巴车一起抵达的,还有伊拉克安全部队近百名士兵和多辆军车,他们将为此次转移提供全程护送。大约1个小时后,600多人登上大巴车,前往盼望已久的巴格达。虽然萨迈拉距离巴格达只有约120公里,但由于沿途道路年久失修,加之车队规模较大,汽车行驶约6个小时才抵达巴格达。很多人在被问及沿途的心情时说:“紧张一定是有的,但是我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晚上8时,车队抵达巴勒斯坦饭店。脱离险境的人们难掩内心的兴奋,透过车窗,他们不停向迎接的人们挥手或打出胜利的手势。在使馆和企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地走下大巴。虽然略显疲惫,但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朴实的中国工人一遍遍用“谢谢”这个简单但真诚的词汇来表达对祖国、对伊拉克政府、对帮助他们的人们的感激之情。

  27日,随着第三批578人顺利抵达巴格达,中国政府再次以有力的行动对身处逆境的海外公民进行了有效保护。

  ■陆续回国

  在这次行动中,有太多人为此付出努力:中国驻伊使馆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协调各方,统筹安排;员工所属的中机公司和分包企业的工作人员,从国内到伊拉克,为同胞脱困千方百计想办法、保后勤;伊拉克政府和军方出动直升机和护送人员,为中方人员转危为安提供了坚实保障;在伊华人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对此次转移行动给予帮助,位于中国驻伊使馆附近的日进有限公司主动请缨,在转移实施的几天里派出全部员工协助行动。

  28日,1200余名同胞开始陆续乘坐飞机返回国内。一位四川籍工人说出了大家心声:“回到咱中国,心里就完全安定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