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骥 通讯员周哲)昨天,加强《国际卫生条例(2005)》指定入境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宁波举行。国家质检总局、世界卫生组织为宁波穿山、梅山两港区颁授国际卫生港口“金牌匾”。这是继大榭成功创卫后,我市港区再获此殊荣,代表着宁波全港创卫取得第一阶段胜利。 国务委员王勇给研讨会发来贺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开幕式上致辞,向中国颁发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证书。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致辞,副局长陈钢主持。宁波市市长卢子跃致欢迎辞。 截至6月15日,中国259个正式运营的对外开放口岸已全部通过《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达标验收,在全球作出了突出表率。宁波在达标基础上首创全港创卫模式,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致认可与肯定。 王勇在贺信中说,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对于保护口岸卫生安全和公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加强战略合作,不断巩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成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筑牢口岸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良好环境。 陈冯富珍表示,国际卫生条例是全世界范围内应对传染病威胁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准则。多年来,中国用非凡的成绩向世界展示了贯彻履行条例的决心和能力,完成了口岸的全面升级,赢得了全世界赞誉。她向宁波表示祝贺,认为宁波一直以来很好地贯彻履行条例,并不断取得成功。 支树平说,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兑现了向世界的郑重承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将更加主动地学习借鉴各国公共卫生应急经验,积极地与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合作,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满足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需求,切实承担起维护健康、保国安民的时代重任。 卢子跃说,本次研讨会在宁波召开,是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质检总局对宁波创建国际卫生港工作的大力支持,给我们学习全球港口创卫经验提供了良好机会,是对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有力促进。希望嘉宾们对宁波工作多提建议,帮助宁波顺利实现全港创卫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西太区官员李爱兰,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李元平、卫生司司长张际文,宁波市副市长王剑侯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各区域以及我国质检系统代表180余人参加研讨会,宁波介绍了海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经验。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宁波港口创卫现场、海港口岸应急中心、实验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