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学 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历史上的五条“海上之路”

  陈依元

    2013年堪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谋划和规划之年,2014年则是宁波被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30周年、小平同志发出“把全世界宁波帮动员起来建设宁波”重要指示30周年。回望宁波海洋开放史及其对宁波经济文化的多元影响,可以看到宁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具有的厚重历史沉淀。

  “海上丝绸之路”原泛指古代东西方之间借助海洋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也是历史上宁波区域开放的代名词。它使宁波从史前时代的海洋文明进入以东西方文明对话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文明时代。它不但是商贸往来之路,也是文化交往之路;不但交流物质文明,还交流精神文明。从广义上说,其内涵不限于商贸来往,还包括文化(如科技、人文尤其是书画、佛教文化)的交流,实际上包含五条“海上之路”。

  ———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狭义)。海上丝路一是对宁波纺织文化有深远影响:丝织品及其他纺织品是海上丝路上交流的商贸载体,同时又构成了纺织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历史上浙东地区发达的蚕桑文化与纺织文化,为海上丝路的形成准备了前提条件;而它的长期繁盛,也让宁波接受了外来纺织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学习外国织造技术,提升纺织品质量。二是对宁波服装文化有广泛影响:它刺激了浙东一带蚕桑业与纺织业的发展,经这条海路向宁波进口了来自各国的各色织物、布料,也为宁波服装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以来欧风东渐,西方的服装样式特别是西服经由海路先在上海登陆,后影响宁波,产生了“红装裁缝”。

  ———有一条“海上陶瓷之路”。浙东是中国瓷器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成功地烧制出原始瓷。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至少在魏晋时代,越窑青瓷就外传到了朝鲜半岛,在亚洲、非洲及欧洲20多个国家地区中,都留有越窑青瓷的历史足迹。各国正是从陶瓷中认识中国,从越窑青瓷中认识明州(宁波)的。与此同时,国外人开始仿造青瓷。各国人民热爱越窑青瓷的风气及越窑瓷器的高昂身价,反过来推动、刺激了浙东制瓷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制瓷技术水平的提升。

  ———有一条“海上书画之路”。“沙漠,驼队,西方,夕阳西下,背负的是鲜艳的丝绸,这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大海,船队,东方,旭日东升,运载的是飘香的书籍,这是古代的书籍之路”。丝绸之路交流的丝绸等物品,其物质形态如今大多已湮灭;而书画之路交流的书画,凝聚着中华文化创意,超越时空,惠及后代。如汉字对“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影响就是如此。中日间经古代宁波进行了长期、大规模的书籍交流,这对宁波的藏书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宁波历代的私人藏书家不仅收集了佚失在外的中国典籍,还保存了不少由国外特别是日本翻刻的中国书籍和外国人的著作,丰富了藏书。自唐代至明代,中日间借助海上通道还有不少绘画艺术交流。明州的浙派山水画及明州画风对日本绘画艺术构成很大影响,反过来也促进了明州绘画特别是佛教绘画艺术的发展。日僧雪舟等扬的画作既为日本绘画注入新的元素,也丰富了浙东的山水画内涵,并以画作的形式保存了宁波几百年前的珍贵原貌。同时,中日间经宁波还有许多书法艺术交流,朱舜水是传授中国书法到日本的最得力者。这种交流活动也促进了浙东的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使这里成为中国书法的滥觞之地。

  ———有一条“海上茶叶之路”。正如京剧被称为国剧、丝竹被称为国乐一样,饮茶被称为“国饮”,它们都是中国的国粹。海路不仅把茶叶作为大宗货物加以交流,把中国茶叶出口到国外去,而且还交流茶道。借助于这条海路对外的茶文化影响,反过来促进、推动了浙东地区茶叶种植的技术、品种及饮茶法的改进,促进了宁波茶文化的兴盛。

  ——有一条“海上佛教之路”。“白马东来”。佛教是在两汉之际通过古丝绸之路,经西域诸国传入中国的。没有古代的陆上开放,就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而没有海路的开放,也就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宁波。“紫气东渡”。宁波还因本地及周围佛教名寺众多(如阿育王寺、天童寺及周边的天台国清寺与普陀山等),以及海路交通的方便,成为佛教文化东传日本与朝鲜半岛的中转地之一。浙东与日、韩之间历史上长期的佛教文化交流,为近现代以后中国与这一地区的佛教文化友好交往、特别是许多日韩信徒频繁到浙东参拜祖庭打下了历史基础。

  (作者为宁波大学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