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开发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物在出口前,企业已将样品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却仍然遭受欧盟官方通报

企业切勿盲从第三方认证

□ 寇 昕

  最近,宁波某儿童用品企业出口到法国的一批儿童座椅遭欧盟通报,通报事由为“椅子结构不良,稳定性极差,有倾倒和跌落的严重危险。”宁波检验检疫局在后续调查中了解到,该批货物在出口前企业已将样品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却仍然遭受欧盟官方通报,企业负责人对此困惑不已。

  检测机构未必可信

  据检验检疫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宁波有过类似遭遇的企业不在少数。调查显示,今年1-4月,仅宁波鄞州,获第三方机构认证却遭国外政府通报的案例就有8起,约占全部通报案例的七成以上。一些国外知名检测机构也牵涉其中。宁波检验检疫部门经调查认为,当前第三方检测市场鱼目混珠、乱象丛生,检测水平良莠不齐,是导致检测质量问题频发的症结所在:

  一是第三方机构未按国外技术法规实施检测。一方面,企业本身缺乏标准意识,盲目听从检测机构建议,而检测机构往往仅对产品使用性能等一般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却忽视了国外技术法规对产品安全性的强制要求。另一方面,国外技术法规一直在不断更新、加严要求,某些检测机构在检测时却仍然沿用旧标准、老方法,这也使得第三方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二是检测内容或项目存在漏项。调查发现,某些检测机构因自身资质或能力原因,无法按照进口国规定的产品标准进行检验或检测,只能按照相似的检测方法或标准进行“变通”。如开头提到这起案例,该类产品被通报的原因之一是稳定性不够。根据欧盟标准要求,稳定性测试包括整体稳定性、侧向稳定性、后向稳定性、前向稳定性、脚踏板和水平框架稳定性、餐盘稳定性六个方面,而实际检测过程中并未对样品的水平框架稳定性进行检测,存在漏检的情况。从而导致检测合格却被通报的“怪事”出现。

  三是某些检测机构受利益驱使而违规操作。某些出口企业为赶船期急于出口,往往会要求检测机构尽快出具检测报告,而通常情况下,鉴于检测指标的多样性,检测机构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保证检测质量。面对时间吃紧的情况,某些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维护客户关系或争取到更多客户资源,会不经检测而直接出具虚假报告蒙混过关,从而埋下了隐患。

  企业须练好“内功”

  近年来,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迅速,它们优质的服务和庞大的业务网络,对提升我国检验服务质量、规范检验行为、促进检验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检测机构良莠不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出口企业应审慎看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认证,从企业自身出发,加强产品质量把控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外技术要求。

  一是要强化风险防范。企业应主动关注并搜集欧盟RAPEX、美国CPSC、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发布的风险信息,同时依托行业协会等分享国外产品动态及通报情况,形成完善的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运及投诉的相关信息收集制度和渠道,有的放矢主动改进产品问题,从而避免产品被出口国或地区频繁通报,流失市场份额。

  二是要提高安全意识。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过程中,应建立目标国家或地区强制法规或标准的收集渠道,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法规采购、加工、组装和生产。同时,企业在熟悉标准法规的基础上,应主动对合同进行风险研判,避免受制于客户,在标准方面让步。

  三是要提升管控能力。一方面,企业应注重人才培训,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积极借力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企业内部实验室,提升企业自身检测实力;另一方面,企业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各类检验规程、关键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合同评审、产品首版设计和检验、产品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等关键控制点加强监管,从而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从源头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