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用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战略

记者 易鹤 通讯员 陈梓军 张彩娜

对话现场

  “寻找科技金蛋”系列《对话》第3期:聚焦科技专利

  专利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我市企业在专利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出路在何处?企业如何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在知识产权维权和保护上,我市有哪些好做法?昨天上午,本报“寻找科技金蛋”特别行动报网互动推出第三期:聚焦科技专利。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杨甦、市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郭强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系副主任李伟等嘉宾做客直播间,与场外的中介服务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和网民互动,共话专利。

  对话焦点之一

  宁波专利企业唱主角

  在知识产权大家族中,专利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一员。谁掌握的专利多,谁就拥有更多话语权和竞争力。“这一点,宁波企业不仅看得清楚明白,而且已经成为了专利工作的主力军。”杨甦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宁波专利九成源自企业。调查还显示,这些专利的存活率比较高。

  “就我的观察来看,宁波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专利工作的重视还在加强。”李伟介绍,宁波企业曾经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层次低的问题,但随着我们国家最近十多年来,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宁波企业的外向型经济做得越来越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宁波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产权、专利是一项很好的权利。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垄断,大家知道我国有《反垄断法》,垄断一般是不允许的,但在专利上,国家允许合法的垄断。因为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就可以得到保障。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还把知识产权、专利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的资源。在宁波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少企业把知识产权、专利变成质押、融资的手段,找银行借钱。前不久,宁波一家企业用专利做了1500万的质押融资。据悉,宁波已有近百家企业,把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直接变成资本。

  更最重要的是宁波企业正在把专利作为战略手段,想方设法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最典型例子莫过于沁园,上半年18个亿,卖了51%的股权给美国一家跨国公司。为什么能卖那么高?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它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还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

  对话焦点之二

  警惕知识产权保护盲区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宁波企业存在哪些盲区?面对网友的疑问,杨甦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前不久,一家国外企业到知识产权局投诉侵权,结果被投诉的企业倍感委屈。企业老总拿出一大堆专利证书,坚持说没有侵权。可经过专业人士的分析发现,该企业专利证书的保护范围有问题,申请的保护时间也有问题。

  杨甦指出,非常多的宁波企业基本上都知道知识产权的概念,但了解不深,“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没搞好”。

  要真正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该怎么办?杨甦说,需要做好三件事。企业首先要建立知识产权的规范制度,其次要对生产的产品进行专利挖掘和专利保护,最后要对同行或竞争对手进行专利的预警、和专利分析。“知识产权绝不仅仅是专利问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重视。”杨甦说。

  为了帮助企业在专利上知己知彼,挖掘专利空白点,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企业专利风险防范能力,2010年,我市建立起一个企业专利的检索、分析、预警、数据库定制以及管理,多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说起该平台的“能耐”,郭强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镇海有家企业在研发避雷器时,通过该平台了解到外地已有企业申请了类似专利。通过平台对专利的分析,该企业重新修改了技术路线。“这样不但规避了风险,完成了专利申请,还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可谓‘一石三鸟’。”郭强说,该平台自2010年开通以来,注册了三千多名用户,为近1000家企业定制了1300多个数据库,同时为研发活动较密集的200多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

  对话焦点之三

  把创新能力变为市场优势

  有网友指出,企业的创新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市场价值。宁波在帮助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上,有哪些好做法?

  杨甦介绍,宁波对企业专利的支持政策覆盖了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转化和服务等五个方面。第一,补助授权专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授权的;第二,补助获得专利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第三,补助将发明专利进行转化的企业项目;第四,资助代理数量较多的代理机构;第五,资助专利的维权和转化项目。

  企业如何才能把创新能力转变为市场优势?郭强认为,专利申请本身是企业获得法律保护并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不过企业对专利制度用得好不好,产生的效果则会截然不同。不少企业认为研发,申请一两个专利就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对此,郭强并不认同。他说,企业除了核心专利,还应该有外围专利,还需要预警机制,同时需要用好专利的数据库、分析工具,还需要科技情报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主动权,真正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对话焦点之四

  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郭强说,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全国难题。宁波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维权之法。目前在行政保护上,宁波加强了与工商、公安、文广、司法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重大案件相互通报,形成了较好的工作网络。2013年,宁波立案的专利侵权案件71项,结案69项。同时开展了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诉调对接,从去年7月份至今,共调解了48起。

  除此之外,作为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维权热线12330也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维权服务,热线服务团队由37名律师组成。事先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分析、预警服务,一旦产生纠纷,可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对专利的分析,协助企业找到对策然后及时反应,尽可能起到化解危机的作用。事后,通过专利的纠纷,可运用专利制度,告诉企业如何亡羊补牢。

  “企业要建立一个专利预警,防患于未然。政府要更进一步地强化行政执法和维权资助,提升宁波市专利的保护水平,这是今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方向。”杨甦说。

  从数字看宁波专利

  对话一开始,就有网友问杨甦:知识产权局到底干什么?杨甦笑着说,有这个疑惑的市民还不少。他介绍,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项目资助、行政执法、宣传、培训等,引导专利进行创造、转化、运用、保护等。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进步很快。

  在专利创造上,2013年,宁波专利申请有8万多件,授权5万多件,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里面排第一。授权发明专利更是表现亮眼,增长了8.8%。

  在专利运用上,近年宁波涌现出不少专利示范性企业,韵升、方太、沁园、贝发、新海电子等5家企业还获得了国家专利示范企业称号,另外有19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专利奖。

  在专利保护上,每年处理专利行政纠纷六七十件,排名在全省靠前。

  在管理上,宁波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

  在服务上,在宁波市内的专利代理机构已有11家,市外还有10多家办事处,领先全省。

  连线

  专利保护的沁园“三招”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 叶建荣

  1998年,沁园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不到一年,市场上就冒出了大量仿制品,仿冒厂家达到50家。面对严重的侵权,沁园一方面向市科技局专利处求援,一方面通过律师发函警告。在与侵权行为的较量中,沁园迅速成熟,逐渐掌握了专利保护的主动权。

  沁园的专利保护经验,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招:

  第一招:多面兼顾。申请一个技术或产品专利时,连同旁支型专利一起申请。比如无热胆饮水机,通常采用发热管加热,但在申请专利时,把电磁加热或其它加热方式一并申请,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

  第二招:以攻为守。实施有偿的使用。部分成熟技术向社会放开,有效降低假冒行为,促使主动上门合作。 

  第三招:超前思维。创新,能有效抵御仿冒行为。在研究一代产品时,同步进行二代三代产品的研发,有效减少专利侵权现象。

  (实习生 许嘉琛) 

  支招

  甬企专利意识要“粗中有细”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所长 刘凤钦

  近年来,宁波企业专利意识大大“觉醒”,申请专利的意愿逐步增强,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有的企业专利质量意识不强。选择代理机构时,比较随意,没有进行认真筛选。有的企业在申请专利时,战略意识不强。往往是为了单个专利在申请,层次较低。还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是冲着项目资金来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普遍缺乏专利相关人才。

  做好知识产权工作,企业负责人一定要真心实意重视知识产权战略。要组建强有力的研发团队、专利人才,不断跟踪、研究国际巨头及主要竞争对手在新专利、新产品方面的突破,从中获得启示,要利用好专利信息,找出自身产品不同点,找出差别,进行专利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产品不侵犯他人专利权,且有自己的专利。

  (实习生 沈丽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