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佳 海曙记者站毛一波)日前,《海曙区社区志愿服务制度(试行)》正式出台,海曙社区志愿服务自此有了地方标准。该标准是我市首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具有宁波特色。 海曙志愿服务起步早,但和很多地方一样,海曙区近10个部门都有分管志愿服务工作的职能,“各有各的孩儿,各站各的台”,无法形成合力。社区、民间志愿组织数量庞大,服务形式却似“游击队”,做社会公益事业很难聚点拢面成规模。 “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重心在社区;而社区志愿服务要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必要的顶层设计。”海曙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海曙将依托81890志愿服务中心,为社会公众和社区居民进行注册登记,发放志愿者证,同时发布服务项目,按统一记录内容、格式和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记录,为嘉许回馈提供依据。 “我们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目前有志愿者356名,经整合共有28个志愿团队。”西门街道新芝社区书记陈姗霞说,“随着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社区也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缺少培训等难题。”《制度》出台后,该难题将得到解决。海曙区民政局专门设立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培训志愿者骨干和培育志愿者团队领袖,并由团队负责人召集志愿者,组建志愿团队。 海曙还将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志愿服务记录时间累计达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或1500小时的志愿者,可依次向81890志愿服务中心申请评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志愿者。 依托志愿服务记录,海曙社区或志愿者组织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志愿者可以在自己积累的志愿服务时数内得到他人的无偿服务。此外,社区注册志愿者还将享受由81890志愿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的志愿服务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