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姚市陶家路江泗门泵站机组安装基本到位。(胡建华 摄) |
|
姚江东排工程二期第四标段一景。 (沈国峰 厉晓杭 吴红波 摄) |
|
象山县涂茨镇东港村溪坑整治忙。 (徐能 摄) |
编者按 从今天起,我市迎来主汛期,防汛防台进入关键时节。在主汛期来临之前,本报组织记者深入全市各地在建主要水利工程一线,了解工程进展,反映工程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城 区 天天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 五大应急泵站月底试运行 项一嵚 胡章 徐欢欢 陆瑶 上周五,笔者来到甬新闸泵站。近40℃的高温下,甬新闸泵站施工现场依然开动着高大的塔吊,为泵房的水上部分添砖加瓦。尽管在高温时段避开了露天作业,施工和监理人员还是汗流浃背。“工期不等人,我们必须在月底之前完成试运行!”甬新闸泵站副指挥高湖滨摘下安全帽,狠狠抹去额头汗水。 甬新闸泵站位于高新区,工期紧张。“正月初一吃过午饭就开工了,天天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高湖滨说,大家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毫无怨言。 笔者了解到,目前外河围堰已开始拔除板桩,争取7月底具备应急通水条件。泵站建成后,将对甬新闸排水进行补充,在甬新闸因甬江涨潮而无法排水时发挥重要的强排作用,提升区域排涝能力,降低平原高水位持续时间,缓解排涝压力。 位于市区的保丰碶闸站施工现场同样忙碌。工程指挥科卢科长说,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每晚10时准时歇工。“我们施工现场是最小的,狮螺壳里做道场,但工程进度一点都没落下。” 保丰碶闸站作为北斗河排水系统重要出口之一,通过将北斗河水排到姚江的方式,缓解海曙中心城区涝情。截至本月11日,已完成水泵、闸门、拦污栅等机电设备安装,进入运行调试阶段。进入主汛期,闸泵投入使用。 据市水利局有关人员介绍,铜盆浦、陶家路江泗门、新泓口其他三个应急泵站目前运行层混凝土已顺利完成,进入到机电安装调试阶段,泵站主体有望本月底具备试运行条件。 奉 化 长龙纵卧守护村庄农田 “再也不用担心洪水了” 孙吉晶 吴培维 黄成峰 张旭锋 笔者日前在奉化市江口街道盛家村一带看到,一条犹如绿色长龙的堤防纵向而卧,牢牢地守护着沿岸的村庄和农田。同行的奉化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处是甬江防洪工程剡江二标段工程,开工以来,新建堤防4.6公里,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基本完工,届时将在防台抗洪中发挥效应。 甬江防洪工程东江剡江奉化段堤防整治工程是宁波市“治水强基”重点项目。2012年开工以来,已开工10个标段,累计完成投资14.68亿元,新建堤防达14公里,预计至2016年底完成全线堤防主体工程。 沿着江口砖瓦厂往前走,笔者看到新桥下闸焕然一新,新的大闸已具备启闭条件,发挥调洪分流作用。从这里远眺剡江对岸,只见甬临线原收费站附近河岸风光旖旎。该处是剡江试验段工程,总长度为840米,目前已全部完工。“原先的土堤防一遇洪水就被漫顶,村庄进水,农田一片汪洋。”走进盛家村,村民纷纷诉说,堤防新建后,再也不用担心洪水了。 东江是奉化市“三江”防洪最薄弱的河道之一,自然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重点。笔者从水利部门获悉,东江目前已完成县江三期出口至方桥三江口6.68公里堤防,上陈闸、禾嘉闸、大荻闸等3座水闸已具备启闭条件,满足度汛需求。铜山后闸、后张河东江闸、西仲闸等水闸也将于月底完成水下部分主体工程。在县江与东江交接处,笔者看到陡门桥闸矗立在两江之间。该大闸是奉化市县江、东江防洪的枢纽工程,将在防洪抗台中发挥科学调度洪水的重要功能。 “当前,我们积极克服梅汛期连续降雨的影响,全力增派人手,增加施工机械设备,抢抓时间,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台风洪水来临之前完成重点工程的水下部分工程。”奉化市水利局局长戴时鑫表示,东江、剡江治理工程是该市确定的“上蓄、东分、中疏、下排”治水思路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三江”防洪全封闭的关键工程,该局已全面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江 北 姚江东排工程二期收尾 还原江南水乡靓丽美景 厉晓杭 吴红波 黄利军 碧波荡漾,鱼儿跃动,偶尔河面上还有几只白鹭掠过……上周五,笔者探访姚江东排工程。艳阳炙烤下,工程慈城段建设人员放弃午休,奋战一线。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宋德芳介绍:“姚江东排工程二期现已进入收尾阶段,马上能在主汛期时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省市重要的防洪排涝工程,姚江东排工程主要目的是引导慈江北部山区的洪水通过慈江,经镇海区的沿山大河并承接镇海北部山区洪水后,然后排入东海。“姚江东排二期工程全程在江北境内,配套其他防洪工程,不仅可使江北平原防洪排涝能力提至20年一遇,而且将成为江北生态河道的样板工程,还原江南水乡的靓丽美景。” 站在慈江大闸远眺,风景颇为怡人。笔者看见,慈江支流已被全面拓宽至60米左右,河道两岸采用嵌入式水泥块筑堤,坡上则种植了绿油油的草坪,映衬着周围的小山和远方古色古香的村落,颇具江南特色。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陈卫君回忆:“慈城地势低洼,去年‘菲特’台风使得慈城遭受重创,整个老城进了水。慈江的洪水漫过堤岸,淹没了四周的农田,不少企业也遭受严重损失。这次工程建好后,慈城的防洪排涝能力可以大大提高。” 笔者了解到,姚江东排工程二期全长9.28公里,沿线分布桥梁、水闸、排涝站等,工程概算投资约为3.17亿元,分四标段建设。目前工程第一标段和第四标段已经完工,第二和第三标段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预计本月底可全面完工,8月底完成验收。宋德芳感慨:“工程已建成的标段在去年便开始发挥效益,今年工程全面完工后,慈城5个低洼村、5000亩耕地有望告别‘水漫金山’之苦。” 鄞 州 再造一条排涝泄洪“大动脉” 减轻平原地区洪涝压力 朱军备 大治 冯哲 淑萍 近日,位于鄞州区横溪水库下游的4孔分洪节制闸主体工程已完工;分洪隧道爆破作业正在紧张施工。据介绍,从横溪水库下泄的洪水,将从这里一分为二,部分洪水通过节制闸流入沿山干河,另一部分洪水将通过全长1428米的隧道流入姜山丽水河,再汇入甬新河。隧道掘进工程从今年3月动工,已开挖70米。目前,以每天5米的速度推进,计划明年5月完工。 这是沿山干河工程的起始点。沿山干河整治工程是我市有关河道整治、防洪排涝等规划中确定的鄞东南地区洪涝“北排”措施中一项重要工程,与甬新河、小浃江组成鄞东南三大骨干排水系统。市水利局高工杨成刚说:“整个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减轻鄞东南平原的洪涝压力,进一步改善河网水生态环境,提升沿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该工程由市水利局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鄞州区和国家高新区共同承担建设任务。鄞州区自2011年开工以来,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并成型河道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8.59亿元,占76%。东钱湖分两期6个标段实施,目前一期工程的1、2标段已完工,成型河道2公里;3、4标段正在施工,完成形象进度80%;二期工程的5标段已启动政策处理,正在进行施工图审查,6标段已进场施工,完成形象进度13%。高新区分3个标段实施,目前1标段已完工,成型河道1公里;2、3标段已全面开工,完成形象进度95%。 近日,记者在已完工的河段看到,沿山干河河面宽阔,护坡上种植了树木、草皮,沿河有许多桥梁、抽水闸泵站。据测算,工程完工后,暴雨期间,一次可向甬江排水2600万立方米,缩短鄞东南区域受淹时间近10个小时,缩短五乡、姜茅山地区受淹时间近20个小时。一期工程主汛期前全线贯通,发挥排涝效益。 象 山 952处水毁工程全部完工 “悬在头上的炸弹拆除了” 王量迪 俞莉 陈光曙 挖掘机轰鸣声停歇了、大型卡车也消失了……昨天下午,记者分别在地处象山半岛南北部的鹤浦南田新塘和黄避岙长裕塘看到,这两个严重水毁的项目修复建设已“鸣金收兵”,这标志着象山“菲特”台风水毁工程已在今年主汛期到来之前全部完工。 受去年第23号台风“菲特”严重影响,该县水利、交通、水产养殖、农业损失较重,其中全县共有952处工程遭受水毁。为做好灾后恢复工作,该县防指及时下达水毁工程抢险资金,并督促水毁工程的修复进度。全县至今共投入救险资金2187万元。 与水毁工程相比,位于象山半岛中部的爵溪街道牛丈岙村上厂山塘,虽在去年“菲特”台风来袭时躲过一劫,但这个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库容为1.5万立方米的山塘,却因多年没有维修隐患严重。上月底,投资50万元的山塘维修加固完工,居住在塘下的村民为此松了一口气:“一颗悬在头上的炸弹终于拆除了”。 据象山县水利局负责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负责人介绍,该县今年专门安排资金5.1亿元,用于维修加固鹤浦盘基等5条9.4公里海塘、除险加固丹西九顷等5座水库、整治山塘149座、治理泗洲头西洋等2条小流域、拓疏整治横大河等骨干排涝河道25.5公里、柴咀头等闸门4座。迄今山塘整治已开工建设85座,完工10座,完成报废23座;海塘已完成80%左右,柴咀头等闸门进展顺利,达到度汛要求。 截至目前,象山已全面启动了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并派出5个检查组奔赴各镇乡(街道)和各中型水库,对防汛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作了全面检查。其中,海洋与渔业部门对避风港船员上岸通道、船员安置点、渔船指挥系统等设施进行了检查,并对渔船避风预案进行修订。 宁 海 颜公河调蓄能力初具 解决城区排涝难题 余方觉 童旭 陈云松 11日上午10时30分,宁海城区最大的防汛工程颜公河调蓄池的施工现场已经被热浪包围。装满沙土的工程车在临时便道上进进出出,而在5号跌水施工处,人与机器正紧密配合:挖掘机的挖斗接满刚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在跌水挡墙钢筋结构的空隙,再由工人们把混凝土抹平。 “混凝土施工有它自己的特点,必须要连续施工,直到混凝土浇筑到这片分隔挡板前都不能休息。”项目指挥部工程科科长施兴报介绍,跌水是建在陡坡或深沟地段沟底处、使水流呈瀑布跌落式的沟槽。采用这种设计,既可以减缓大量高处落水的强劲冲力,也兼具景观功能。整个项目有10处跌水,目前已有5处完工。 颜公河调蓄池工程是宁海县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宁波地区三大暴雨中心之一,中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为此,宁海县于2012年11月底开建一座可以蓄洪120万立方米的调蓄池,同时颜公河主河道由不足15米拓宽至30米,从而将这一区域的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的标准,解决了宁海城区和颜公河下游的排涝难题。 “调蓄池现在已经具备了部分调蓄功能。”项目部经理葛千军表示,整个工程设计工期900天,现在已经完成了75%的土方挖运,估计可以蓄水80万立方米。此外,颜公河下游的调蓄池大闸在2012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也处于开闸状态,“足以应对一般的强降雨和山洪”。 据了解,宁海县小流域众多,总流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2011年,宁海县启动针对县内五大溪流的小流域治理工程,计划投资27亿元,用五年时间全面治理五大溪流68.5公里,建设堤防100多公里。截至目前,这项水利工程已完成6个标段,11个标段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