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作家的育儿经

———读韩光智《机智老爸机灵儿》

  寒石

    就育儿而言,作家与教育家最大的不同,前者注重细节,一招一式皆学问;后者注重理论,三句话不离本行。个人推崇前者,无论从阅读还是传育角度,都更具“可操作性”。这也是本人乐于推荐韩光智《机智老爸机灵儿》一书原因所在。

  乡间老话:做大人像大人。意思是说人到养儿育女阶段,责任感与本能会催人长大、成熟,变得有大人模样,这是一种自然(或者说被动)成长。韩光智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他是有准备之人,儿子尚未出生就准备“上岗”了。这种“准备”伴随着儿子的出生、成长的每一个节点而大放异彩:比如给儿子取名、陪儿子睡、陪儿子吃、陪儿子玩、陪儿子上学、读书、买书等,一切都应对得有条不紊、得心应手。看似一个个简单的事情,任何家庭、父母都可能遇到,韩光智用他独特的方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获得教益。

  寓教于乐是一种智慧。教育的最高形式是不着痕迹,是让受教者感受不到在教育。孩子初临人世,对一切事物好奇,因而好问,这是天性。对于一个有准备的父亲来说,正是启发、引导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事物的最佳时机。“家教在细节中,”韩光智认为,“一代有一代的新问题。面对新问题,家长要做的,在我看来,一是要放低成人的‘高度’,学着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二是要用成长的知识来为成长中的儿童解惑”。所以,他在郊游时告诉孩子青菜怎么会在地上;生病时教孩子学会照顾人,知道孝顺;在孩子穷根问底时,巧妙施以“转移大法”,把问题引到孩子熟谙的物事上,从而解开儿子的“连环问”;甚至在喝酒时让孩子懂得,“酒,应是让人幸福、而非让人醉倒的东西。喝酒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过程。酒配合着人生的滋味,一同入胃,乃喝酒的境界也。”

  填鸭式教育广受诟病,家教层面尤甚。许多人说起应试教育义愤填膺,可是转身面对自己孩子,又是另一副嘴脸:一方面放不下大人架子,另一方面视自己的孩子万能全才,把自认为必要、必需的知识与技能项悉数往孩子这个“框”里装。韩光智也让儿子学武术,学二胡。但他让儿子学武术,是因为看到儿子自幼体质差,期望通过习武增强体质;他让儿子学二胡,却把专业水平高、教学严的老师换了,因他怕老师的严苛使儿子的性格“更内向”。而当第二任二胡老师要让学生出成绩时,他却主动跟老师交流“两年内,孩子对二胡有浓厚兴趣,我们就成功了”。他的目的仅仅是让儿子体验“一种美好的感觉”,“培育出音乐兴趣”。

  韩光智把儿子当成自己童年的镜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轨迹,因势利导,一步步引领孩子长大。他创造的“知饿教育”、“障碍刺激法”、“口述实录”、“倒计时”等教育方法,都按照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设置。可见一个懂得孩子心理,又会换位思考的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作者还首创了“批评单双号轮班制”,日子逢单,儿子归他管,日子逢双,儿子归夫人管,谁“值班”谁有权对儿子的错误进行教育和批评,而另一位无权插手。这不失为一着妙招,能有效避免因孩子犯错导致其幼嫩心灵的倾覆感,风雨过后,世界依然美好。由此引发的新问题,又让全家趣事不断。

  培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初为父母者又一个成长的过程。《机智老爸聪明儿》全书以笔记体形式写成,分两部分:一为“成长笔记”,一为“成长片语”,前者为父母(主要是父亲)育儿心得,后者是孩子童言稚语。两代人的成长历程交相辉映,妙趣横生。假如归纳几个主题词,我以为应该是:幽默、风趣、机智。

  作者是有心人,韩家小子今年15岁,其作家老爸愣是笔录了15年,其情可悯,其心可鉴。这本韩氏育儿经,也许并不能作为一种“经”推广,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记录比教育更重要”。让读者领悟韩式育儿的妙趣,远比分享、传播经验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