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迁后远离居民区的煤炭泊位
|
|
三电站脱硫脱硝改造完工
|
|
闭合式的煤场防风网 |
|
煤场防风网 |
|
煤场射雾器抑尘 |
|
减排大户镇海炼化夜景 |
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镇海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的美名,区内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重峦叠翠的山川景致,也有气势磅礴的海洋画卷。但多年来的化工产业带来的烟尘、废气等污染,成为镇海区党委政府和全体居民的“心头大患”。为唤回昔日的天蓝水静的美景,让镇海人民过得放心、舒心,2012年镇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生态环境整治”列为未来5年发展的首要战略,翻开了建设和谐秀美城区的新篇章。
还镇海万里碧空,是这场“生态保护攻坚战”中的重要战役。
科普小链接<<<
1、脱硫脱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脱硫脱硝?
脱硫指的是从烟气中去除硫氧化物的过程。由于煤通常含有硫化合物,燃烧时就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就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脱硝指的是把已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煤的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种类很多,但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后,通过光化学作用产生硝酸或亚硝酸,也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2、LDAR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行的?
LDAR(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是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的英文缩写,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对化工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泄漏控制的系统化工程技术。2013年初,镇海区环保局将LDAR技术引进园区,先后在27家石化企业进行试点。
LDAR主要包括挂牌、检测和修复三大步骤:首先,由检方和企业一起确定各类反应釜、泵、压缩机等密封件易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的点位,现场挂上绿色编号牌并做成台账入档;然后,检测人员携带专用检测仪逐点检测,数值介于200ppm(百万分比浓度)-1000ppm的加挂黄牌,超过1000ppm的则挂上醒目的红牌;及时修复泄漏点后进行复测,一旦达标则将红、黄牌摘除。所有记录均录入电脑台账,供企业日后维修作参考。
凭海临风不蒙尘
作为北煤南运的中转基地,镇海港的煤炭年吞吐量在2000万吨以上。“开窗见尘”的景象,曾经是镇海不少居民的一块“心病”。2012年初,镇海区将煤尘整治列为破解突出环境问题的头号民生工程,明确新一轮整治将削减90%扬尘量的目标。
针对煤尘飘散问题,镇海港埠公司和镇海煤炭交易市场总共投入7700万元,新建了总长度4800米的防风网。到明年2月,港区和市场将实现所有堆场的防风网合围。同时,港区和市场及其周边都加装了喷淋清洗装置,还配备了被称为“降霾神器”的射雾装置。
镇海区还以釜底抽薪的决心,搬离了距居民区仅百米之遥的港区2号、3号煤炭装卸泊位及其后方堆场。
治理预防两手抓。为了不让煤尘有藏身之地,区环保局在城区及周边布设4个站点开展降尘监测,安装了3套高空瞭望系统、2套粉尘监测系统,实现了煤尘动态实时监控。
天罗地网使煤尘无可遁逃,两年整治行动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镇海城区降尘量较整治前同期下降了65.2%。预计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后,可实现抑尘率90%的既定目标。
发电大户少硫硝
镇海是我市的“发电大户”,火电厂发电时燃烧的煤中会产生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废气,排入大气后会形成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造成一定的损害。
十二五期间,镇海将脱硫脱硝作为减排重点工程狠抓落实,总投资约9亿元,对电力行业进行设备升级与改造。实施了镇海炼化的2号、3号、4号自备电站脱硫脱硝改造,镇海发电厂4台机组脱硝工程,久丰热电4台锅炉脱硝工程,镇海炼化一、二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工程。目前,除了镇海炼化二催化装置脱硫脱硝工程预计在年底投用,其余工程均已投入运行。
目前运行的装置中,实际脱硫效率在90%以上,实际脱硝效率在70%以上。十二五期间的减排工程预计每年削减二氧化硫6000吨以上,氮氧化物18000吨以上,将有效缓解酸雨状况。
有机废物难遁形
由于特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化工行业有机废气是本地居民长期反映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为实现“消臭气、除怨气”的目标,从2011年开始,镇海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化工行业有机废气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化工企业距离居民区较近的不利因素,全区石化产业区进行了布局调整:一方面,将石化区地域范围控制在43平方公里以内;另一方面,用两年时间对区域内的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分类整治和提升,累计关闭搬迁转产企业33家,改造提升28家。同时,镇海以区域环境容量为依据,运用行政审批手段,提高新项目准入门槛,严控高污染项目,禁止引进生产过程中使用三甲胺、氨、二甲二硫醚等8大恶臭物质的化学品项目。
行政手段和技术创新两手抓,这是镇海在处理有机废气方面的宝贵经验。镇海引导企业投入建设效果较好的废气治理设施,邀请7名省内化工专家为废气异味大、治理难度高的企业进行“联合会诊”并制订治理对策,还引入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这一化工行业精细化管理手段。
至2013年末,全区累计投入治理资金7亿多元,大气中特征有机污染物浓度均值均达到相应标准值,一次监测值总体达标率99.9%以上,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本版撰文:项一嵚 张寒 图片提供:镇海区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