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议和缔约:伤心最是春帆楼

  1904年,北京慕贞女校的教室内。(资料照片)
  1911年,大清海圻舰水兵在纽约街头列队行进。海圻舰是满清政府海军中的唯一一艘全舰官兵都剪掉辫子的军舰;在该舰环球航行期间辛亥革命爆发。(资料图片)

  1895年3月,李鸿章等人迎着潇潇春雨,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和约。一路上,李鸿章愁绪满腹,快到马关时,他吟诗一首:“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李鸿章还算是有先见之明,马关果然是他一生中最为伤心的地方。

  3月19日,李鸿章一行抵达日本马关,次日即以春帆楼为会议所,互勘敕书开始谈判。春帆楼为当地名胜,当时修葺一新,日方准备非常充分,由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等人主持谈判。

  谈判中,伊藤博文提出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三地为质),并限中方三天内作出答复。李鸿章听后连呼:“过苛,过苛!”和朝廷商议后,李鸿章决定搁置停战问题而先谈议和条款,而这正是日方的用意所在。

  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24日下午,李鸿章乘轿返回引接寺时,一名日本壮汉跃出,直奔轿前行刺,李鸿章顿时满脸是血,回旅馆后不省人事。

  李鸿章被刺,令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欧美各国纷纷谴责日本并表示不能坐视。由于自己理亏和担心列强干涉,日本决定放弃踞地为质的要求,实行无条件停战。4月2日,日方出示和约底稿,并限三日内答复。其内容包括:承认朝鲜为完全独立国;将盛京省南部地方、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永远割让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三亿两白银;开顺天府、沙市、湘潭、重庆、梧州、苏州、杭州七处为通商口岸。

  中方几经折争,日方坚不退让,伤势未愈的李鸿章考虑到事态严重,不得不强起亲自与会。会谈中,伊藤博文假意慰问几句,便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说:“难道不准分辨?”伊藤博文说:“只管辨论。但不能减少。”谈到台湾问题,伊藤博文急吼吼地表示:“换约后一月内两国各派大员办理台湾交接。”李鸿章说:“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何必如此着急?”伊藤博文恬不知耻地答道:“尚未下咽,饥甚!”

  最后议定的《马关条约》内容如下:一、中国承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三、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臣民可在各口岸自由通商设厂。

  李鸿章心里清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旦签订,自己必然要背上千古之骂名,正如他自己所说,“七十老翁,蒙汉奸之恶名,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

  甲午战争彻底失败,李鸿章也只得承认自己只是个“裱糊匠”,大清朝也不过是“东贴西补”的一间“破屋”罢了。由此,戊戌变法也就开始酝酿起来了。(金满楼) 

 

  编者的话

  兴衰之路

  “春帆楼”,这一充满诗意的中文名字,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伤心之地。1895年3月,清王朝全权大臣李鸿章在这里与日本政府议和缔约,签订了令中国国运大挫的《马关条约》。此后,中日两国一兴一衰,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日本经甲午一战,当上了“亚洲王”,步入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快车道,可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也由此生根,“日本胜了,却在胜利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甲午战争不仅使日本淘到现代化的第一桶金,还尝到了‘国运相赌’,‘以小博大’的甜头,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梁启超称,“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大败使中国遭受空前劫掠,国势加快衰落,主权逐步丧失。“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近代中国的政治激进主义渐渐成为思想主流,一浪高过一浪。这种欲速则不达的惶惑感、毁灭感、紧迫感,其实都来自甲午战争。”

  日本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春帆楼”就是一例,学中国而超越中国,这正是日本能够取胜的原因。只是危机意识一旦被军国主义操纵,日本也坠入了历史劫难。而在春帆楼的精神故乡———中国,怎样汲取历史教训,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正是甲午战争之后数代人魂牵梦萦之所在,这也就是今日国人尚为之努力奋斗的“中国梦”。

  启 示

  刘亚洲谈甲午战争

  制度之败

  甲午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日本。再往大处看,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甲午战争其实也是中日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撞。中日双方都在西方船坚炮利的逼迫下进行战略转移。日本实现了由传统战略向现代国家战略上的彻底变革。相反,清朝在确立具有现代特征的国家战略上始终裹足不前。清朝经过了30年的军事变革,建立了一支表面上脱胎换骨的新式海军和陆军,但它的军事变革是失败的,主要是观念落后。

  甲午之败还是文化之败。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旅顺大屠杀时,中国百姓几乎未有任何抵抗,绝大多数神情麻木,如待宰羔羊。中国的国民性在古代是非常辉煌的。秦始皇之后,专制皇权大行其道,对人民一代一代进行奴化教育。尤其是经过元明清朝代的统治,中国人的血性几乎被摧残殆尽。

  看看日本人甲午战争后的旅程,我认为就是一场奔丧的过程。直到牺牲了上千万军民,挨了两颗原子弹,输得一干二净:交出了朝鲜,交出了满蒙,交出了台湾,除了一个冲绳之外,其他吃进去的东西都被迫吐了出来。种未灭,国已亡,至今还是个非正常国家。这一切,不能不说都与甲午战争有关。日本民族性格中一些本来是优点的东西,走到极致,也就滑向了反面。当下的日本又是如此。 

  (刘亚洲 上将,国防大学政委) 

  比较

  中日战后影响对比

  中国

  苦难重重中民族觉醒

  甲午大败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

  清政府通过巨额借债,偿还给日本的赔款,国际金融资本乘机掠夺了中国的大部分财政收入,中华民族迟迟难以走上富强之路。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遭受空前的劫掠,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自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才被世人饥笑为“东亚病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后国家主权逐步丧失。

  战后,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开始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的危亡,中国的民族运动开始高涨。仁人志士明确提出要彻底改造中国的政治体制。

    日本

  兴旺发达中穷兵黩武

  经甲午一战,日本一夜之间变成了战争暴发户,国力增强,不仅当上了“亚洲王”,也成为帝国主义俱乐部中平等的一员。日本政府将一半以上的赔款用作扩充陆海军的军费,从而使它的军备扩张跃上了新台阶。

  从甲午战争后,日本真正步入资本主义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日本人产生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并以甲午战争的成功为模式,逐步走上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政治腐朽终致国家沦亡

  中国为何惨败?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但实在没想到在甲午战争中,会被千百年来以中国为师的“蕞尔岛国”日本打败,自然大为震惊。战争是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国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较量。“天朝上国”被“岛夷”所败,并非偶然。

  政治

  体制腐朽 贪腐风行

  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是政治原因。当时的清朝政府极端腐朽没落,不可能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明争暗斗不停。中央政府控制力减弱,地方和军队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加之列强进行渗透,在中国培植代理人,派系更为复杂。平时争权夺利,战时互不配合。慈禧太后大兴土木修建颐和园,一方面穷奢极欲地挥霍,另一方面国防经费极端拮据。贪腐之风盛行,军队的情形更为严重。所以说,甲午之败,腐败使然。

  思想

  轻视日本 放松军备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战争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

  战略

  忽视海权 消极防御

  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日本政府和军方对侵华战争中制海权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相反,清政府和李鸿章对这个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却很模糊。朝鲜开战后,日本海军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寻找中国舰队决战,而中国海军却尽量避免与敌军在海上相遇,没有进行决战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

  军事

  武器至上 指挥不力

  在晚清的政治家中,李鸿章特别重视武器装备。但他把武器作用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事实上,甲午战争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主要战役来看,主要不是败在军事力量对比和武器装备优劣上。

  北洋水师的建立使中国的海上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在甲午战争中,整个北洋舰队指挥不力、配合不佳,是这场战争损失惨重以及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民间

  淡漠国事 奴化麻木

  晚清的有识之士试图革新图强,最为著名的是自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但并没有进行政治体制的根本改革。传统农耕文明熏陶下的大众,依旧是忍耐顺从、麻木不仁,对国事非常淡漠。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