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克罗地亚:一块潜力无穷的处女地

  克罗地亚最大海港里耶卡港口一角。(李浙东 摄)
  叶碎雄和他一手创建的长城商贸中心。
  (李浙东 摄)
  米罗斯拉夫·马特希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李浙东 摄)
  克罗地亚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李浙东 摄)
  翻译老王。(李浙东 摄)

  双向交流互惠互利

  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如何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下)

  本报记者 何英杰 俞永均

  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区域合作,是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亚太重要门户区的宁波,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处,也是中国大运河的出海口和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完全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城市,成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新型伙伴关系的先行试验区。

  7月23日至30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采访组在中东欧地区的匈牙利、克罗地亚两国采访。尽管时间短暂,但我们深切感受到中东欧国家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对牵手中国和宁波合力发展当地经济的开放心态。记者认为,除了传统的双边贸易外,宁波更需要与中东欧国家在投资、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加强双向交流,特别是发挥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积极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帮助中东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庞大民资寻找新的出路,挖掘新的商机。 

  按照中央部署,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有所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提出,中国要支持中东欧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的互联互通建设,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形成连接欧亚的交通运输网。目前,一些中东欧国家正在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如克罗地亚最大的海港里耶卡新建了数个水深30米的客运码头,宁波企业可以携资金和管理、技术捷足先登。

  把中东欧国家列入走出去重要目的地,瞄准急需发展的产业进行投资。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不仅需要能源、原材料的输入,还需要广阔的海外投资市场。不少中东欧国家政局稳定,投资潜力看好,它们欢迎包括私人资本在内的各类中国资本前去投资,如匈牙利希望在温泉、养老领域引入外资,克罗地亚则正在加速发展旅游业。

  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大有前景。随着宁波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软实力和文化方面的国际输出和合作迫在眉睫。为此,我市要在以往与中东欧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交换学习和艺术交流的基础上,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开展探索,尝试合作打造特色孔子学院或特色汉语志愿者项目,提升宁波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克中交流基金会主席、长城商贸中心总经理叶碎雄:

  这里的商机

  等着甬企来挖掘

  本报记者 何英杰 俞永均

  当年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中国,如今在马可·波罗的故乡活跃着千名艰苦创业的中国商人,来自浙江的叶碎雄就是其中一位。

  “克罗地亚是一块潜力无穷的处女地,中国人来这里投资前景看好。”克中交流基金会主席、长城商贸中心总经理叶碎雄,望着他一手创建的“长城商贸中心”感叹道。

  2005年,已在克罗地亚打拼八年的叶碎雄驱车路过萨格勒布市西区,发现了一片废弃的厂房。“这些房子总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如果改建成市场的话,就能让中国商品有个‘安家场所’。”随后,他花1200万欧元把这些厂房买了下来,并投入800万欧元进行改造和装修。

  2006年3月,克罗地亚第一家大型中国商品集散地“长城商贸中心”正式营业,吸引了80多家商户入驻,主营纺织服装、鞋类和日用品批发。目前,长城商贸中心有各类服务人员300多人,其中售货员大多雇用当地人。

  时光荏苒,又一个八年过去了。如今,叶碎雄已取得克罗地亚永久居留权。“八年多来,长城商贸中心发展最好的年头纳税额达到160万欧元,受到克罗地亚政府的认可与肯定。”叶碎雄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还向克罗地亚红十字会捐赠了15万欧元的物品,引起当地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的关注和报道。

  近年来,中克贸易快速发展,去年克罗地亚从中国进口了7亿多美元商品,其中华商功不可没。“经贸升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克两个国家走得比较近,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国政府领导人频频出访克罗地亚,两国经贸往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直关心中克两国政治关系的叶碎雄,以商人特有的敏感,提前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他认为,目前克罗地亚的商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克罗地亚这些年来没有大规模开发,包括民航、港口在内的基础设施几乎是空白,为宁波民企和国企参与当地基建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其次,克罗地亚是进军中东欧国家的“桥头堡”,市场腹地大,而且克罗地亚本国消费市场也相当发达,几乎吸引了欧盟所有国家的投资。

  最后,克罗地亚加入欧盟后,欧委会对在当地投资开厂有补贴,这对制造业大市宁波而言是机会。

  “建议宁波企业做好长远打算,早日抢滩克罗地亚市场。同时,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这个市场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走出去企业必须苦练内功,撑下去才能在亚得里亚海看到一片湛蓝的天空。”叶碎雄说。

  里耶卡市副市长米罗斯拉夫·马特希奇:

  愿为宁波产品进入中东欧提供“跳板”

  本报记者 何英杰 俞永均

  克罗地亚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欧洲中部和南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和门户,克罗地亚的造船和航运中心……位于亚得里亚海克瓦内尔湾畔的宁波友城里耶卡市,在克罗地亚和中东欧地区名声远扬。

  “很多中国货物都通过里耶卡港到达中欧地区,我们愿为宁波产品进入中东欧市场提供‘跳板’。”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组抵达里耶卡市时,该市副市长米罗斯拉夫·马特希奇急不可待地说。

  尽管没有来过宁波,但马特希奇对里耶卡与宁波的交往历史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克罗地亚驻中国大使馆有个浙江人,在其牵线搭桥下,里耶卡和宁波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010年11月,双方还签署了《加强经贸和港口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宁波是中国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开放城市,1000万左右的人口,相当于两个克罗地亚的人口,对我们来说这个数字太惊人,里耶卡需要宁波。”

  近年来,里耶卡重点转向发展服务和旅游业,启动了最重要的城市改造项目———里耶卡门户计划。该计划完成后,里耶卡将拥有新的客运码头和许多靠海的配套设施,港口服务将彻底现代化。“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与中东欧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们与宁波是友好城市,希望双方携手合作推进码头、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7月,马特希奇代表里耶卡市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是他的首次中国之行,也让他对深化与宁波的经贸合作有了更深体会。“里耶卡门户计划需要宁波的参与,现代化的港口服务最终将利好包括宁波在内的广大中国企业,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中国货来这里中转。”他说。

  除经贸合作外,里耶卡将与宁波在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里耶卡大学是全球排名前500名的一所高校,化工、航海、医学、建筑土木工程等专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硬件设施先进的化学实验室和海洋食品实验室。目前,里耶卡大学已与北京大学等中国高校合作,希望未来也能看到宁波高校的身影。”马特希奇表示。

  马特希奇也向宁波市民推荐了克罗地亚和里耶卡旅游:“我们是千岛之国,海岸线非常漂亮,我们的湖泊、国家公园都很不错。”他认为,克罗地亚气候宜人,特别是里耶卡面朝大海,又是一座古城,“我们已经准备了中文版本的旅游手册,宁波人来这里旅游十分方便。欢迎来里耶卡。”

  货走里耶卡港

  可省6天时间

  本报记者 何英杰 俞永均

  “里耶卡港是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中国货物运往里耶卡港,较运往鹿特丹、汉堡等港口可以节约6天的时间。”近日,里耶卡港务局局长助理Zorka Beganovic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里耶卡确立了港城互动战略。“我们的港口在城市里面,城市和港口一体,港口繁荣可以带动城市发展。”据Zorka Beganovic介绍,里耶卡和宁波都是全球城市和港口国际协会的重要成员,在港口方面具有很好的合作空间。“宁波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前列,如果宁波港能把一部分出货能力分给我们,里耶卡港新增的集装箱数量惊人。”她笑着说。

  目前,大量中国货物仍是通过汉堡等北部港口转运,里耶卡港吞吐能力较小限制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为此,里耶卡与世界银行签订协议,大规模启动港口改扩建项目。据里耶卡港务局负责港口推广与国际合作的Vojko Kocijan部长介绍,该项目包含港口改造以及港口配套的铁路公路建设,计划分三步走:一是扩建和改造码头;二是向国外公司招标新码头的经营权;三是再建一条从里耶卡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高速公路以及里耶卡到中欧的铁路。

  “里耶卡港口改扩建项目计划于2021年彻底完成,我们在提升港口设施现代化的同时,还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届时,包括铁路和高速公路在内的一个完整的集疏运网络将全面建成,里耶卡将成为中国产品进入欧盟最便捷、最经济的通道,为包括宁波在内的广大中国企业带来直接效益。”Vojko Kocijan说。

  “中国和宁波都希望开拓中东欧市场,欧共体则计划开通自里耶卡至中欧市场的铁路,我们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早日实现各方期待的新计划。”Zorka Beganovic认为,里耶卡港是距离中欧最近的港口,也是物流最便捷、成本最便宜的港口,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等我们的新码头建好了,来自宁波港的大船可以直接在这里停靠,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她满怀期待地说。

  “中国通”老王:

  期待宁波人开房车来克旅游

  本报记者 何英杰 俞永均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汽车行驶在克罗地亚辽阔的大地上,翻译老王带头唱起了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令我们情不自禁跟着小声低吟起来。

  今年57岁的老王,克罗地亚人,真名叫“Zdravko”,“因为翻译太拗口,索性按中国朋友的习惯起了现在这个名字。”他解释说。老王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汉语,而且是一个“中国通”———1978年至1994年,他曾经担任前南斯拉夫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处官员,其间迎娶了一位上海籍的北京大学高材生。如今,这位中国媳妇已随老王定居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毕业于克罗地亚著名高等学府萨格勒布大学历史专业的老王,回国后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主营翻译、投资和移民服务等中介业务的公司。“克罗地亚语是小语种,很多中国人阅读文件有问题,而且当地法律变化大,稍有不慎企业就要吃大亏。”老王表示,他这家公司90%以上的客户是中国人,主要为有意投资克罗地亚的中国企业及个人服务,同时也为有意投资中国市场的克罗地亚商人服务。

  在中国工作期间,老王曾两次来过宁波。“宁波这座城市给我的印象是民营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他表示,目前在克罗地亚经商的中国人以浙江温州、丽水人居多,很少看到宁波人,“现在,克罗地亚出台了《投资促进法》,让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在当地开一家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才2万库纳(当地货币),审批最快只要一周,希望这里成为宁波人投资的又一块热土。”

  从萨格勒布开往宁波友城里耶卡的途中,路边时不时冒出几辆房车,有来自意大利的,有从法国开来的。“等哪天克罗地亚大街或高速公路上出现第一辆宁波房车时,我免费为来自宁波的朋友做翻译,并请他们品尝当地最地道的烤羊腿。”老王笑着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