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鼓楼梨园(马继军 摄) |
 |
盛园镜像 (杨清 摄)
|
 |
电商奋战“双十一” (陈栋 摄) |
 |
天一美景(俞荣群 摄)
|
作为宁波市中心商贸商务区,海曙当之无愧——— 曾经,“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中山路———“浙东第一街”,这里是商业繁盛的三江汇流之地;如今,和义大道、天一广场,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传统商业和现代商贸并肩发展。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海曙名副其实——— 天一阁、天封塔、城隍庙……21处全国重点、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资源存量丰富;月湖历史文化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宁波8大历史文化街区,7个在海曙,“老底子”文化展露无遗。 在传统商贸受电子商务冲击的当下,在城市行政中心向东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商贸商务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并让商贸商务与历史文化互相融合、交相辉映?海曙区努力在探索。 一组数据展示着海曙区作为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的地位: 2013年海曙区实现第三产业产值43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3.6%,总量位于全市首位。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7.2亿元,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商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占比大、发展快、拉动力强的重要行业。 作为宁波市商业网点最密集的城区,海曙区已有苏宁、国美、五星、百联等23家全国连锁百强企业先后进驻,辖区既有国际品牌云集,体现高端消费的和义大道,又有休闲购物结合文化旅游的历史街区南塘老街、鼓楼沿步行街,还有正在建设和逐步兴起的城西商业副中心。 “人们想逛街,首先想到天一广场;想体验‘老底子’风情,就去鼓楼沿、南塘老街;想感受高端购物休闲,直奔和义大道,这说明海曙商业街已经成功塑造了‘魂’。”在海曙区商务局负责人徐勇看来,商业街要在大众心中有地位、有生命力,就要塑造“灵魂”。 海曙区独具特色的商业灵魂也得益于其对市场潮流的敏锐捕捉和锐意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三尺柜台”百货业,发展到后来的开放式消费模式,如今,海曙区又率先嗅到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早已经远远超越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纯粹购物范畴,加快现代商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如今,一种全新的体验式消费正在海曙区兴起,这不仅塑造了商业之魂,也提升了商贸发展的质量。银泰、新华联两家企业与电商联动,借助APP推行“逛街吧”,从原来的等客上门直接延伸到送货上门。上线半年,“逛街吧”已有近10万件商品,客户端用户近4万人,成交率高达90%;银泰东门店新增家居、厨房用品体验消费区,打通旁边影院,以一站式服务延长了顾客的逗留时间;银泰天一店对店内业态进行提档升级,今年预计新引进3至4个化妆品品牌,扩大化妆品营业面积,为顾客提供更完善的购物体验。 今年下半年,承载着老宁波人文记忆和情感的城隍庙即将启动修缮工程,八成以上市民支持恢复1884年清末年间的城隍庙旧貌,希望改造后更加凸显文化、旅游、民俗等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在老庙东西两侧区块,将设专门的美食聚集区,另外考虑到观光旅游的需要,也会开辟与城隍文化相符的旅游购物区。 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质感,实现商、旅、文的互动融合,让“老底子”的文化风貌在高楼林立的夹缝中凸显,赋予历史文化街区新的生命力。这是海曙区近年来传承历史文脉的一贯做法。 放眼海曙,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的日新月异中绽放着异彩——— 鼓楼沿完成“有机更新”,打造成“吃、住、行、游、购、娱”齐全的“宁波民俗文化商游基地”,南塘老街二期、莲桥街文化商业综合区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后连线成片,将成为宁波老城的旅游线路,商业、旅游、文化更加融合。 郁家巷历史文化街区·月湖盛园已成为新的文化商业地标,年均销售额近2亿元;南塘老街开街一年多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成功获评宁波市特色街区休闲旅游基地称号;老街新开的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仅仅春节期间客流量就数以万计。 老字号风情的重现,更引领了“怀旧”消费。每当节假日,各街区总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在一些传统餐饮老字号门口,经常排着长龙。赵大有油包店一天能卖出两三千只油包;南塘老街的吴记面结、余姚黄鱼面等特色美食、“南塘油赞子”、“三北豆酥糖”等现做现卖的传统小吃,让游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更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海曙区还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一本手绘地图,标注了藏书楼、水利设施、城楼、宗教建筑、仓库遗址、名人故居、重要桥梁,以及宁波以前对外交往的场馆、近现代的建筑遗址等40多个文化遗产点。只要按图索骥,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大型仓库遗址永丰库、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历史文化建筑钱业会馆、明州与高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高丽使馆遗址等便一目了然。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随着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的运营,地铁贯穿海曙区,途经东门口站、鼓楼站、西门口站、大卿桥站、泽民站、望春桥站等6个站点。在市行政中心迁往东部的背景之下,地铁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中心城区与郊区的距离。 市民的出行方便了,宁波商业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多来自郊区的百姓会来到海曙区休闲、购物与消费。随着现有商圈的服务半径扩大,辐射范围更广,集聚了众多知名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的海曙区,便多了人气和商机。如何抓住地铁商机,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目前,海曙区比较成熟的商圈有天一商圈、鄞奉路商圈、城西北商务商贸区、城西南商务商贸区,正在快速崛起的商圈有铁路宁波站商圈和环月湖商圈。据统计,地铁1号线途经商圈的连锁电器店有10家,连锁酒店有24家,连锁餐饮店有71家。这将促使地铁乘客从就近或偏远的购物地转为到地铁站点附近的商业圈购物。 地铁的开通,沿线商家的消费辐射显而易见。据位于地铁口的新华联商场统计,地铁开通后,商场客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销售额也增长了30%左右;苏宁电器地铁1号线沿线的中山东路店、天一店、世纪东方店的销售额明显增加。沉寂一时的餐饮市场再度活跃,天一商圈餐饮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5%以上。 1号线的开通运营,不仅让老商圈活力再现,还催生了新的商圈。随着恒茂商业广场、新星商圈的建成,商务办公与生活休闲的配套日益完善,许多年轻人将之视为地铁沿线办公、生活的新选择,城西的欧尚、麦德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采购。 于是,“地铁经济”一词进入海曙区视野,一幅“地铁经济图”开始在研究谋划之中。在不久的将来,在地铁1号线天一广场到鼓楼站之间,将出现一个高端品牌毗邻、美食娱乐一体、购物观光合一的地下“Shopping”。该项目定位为以中、高档品牌商户为主,集特色的中高端购物、娱乐、美食、休闲、文化、观光为一体,提供吃、喝、玩、乐、购、游一站式服务。 6月底,海曙区成功举办了浙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行业盛会———“2014品牌电商(海曙)峰会”,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专家、知名电商品牌企业、优秀传统品牌企业、第三方服务企业高管等1000余人,包括拍拍网、亚马逊中国、韩都衣舍、中兴通讯终端电商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负责人出席峰会,部分知名电商合作正在接洽中。 电商“巨头”纷至沓来,以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或企业为龙头的“大电商”格局在海曙区崭露头角。一年来,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落户,国内首个为中小企业提供B2B网上交易的网站———敦煌网落户,国内首家规模超千亿元的网络零售企业———京东商城落户,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也落户海曙。 中兴通讯研发的“宁波通”智慧交通APP一经亮相就受到追捧,市民可获知公交车距离自己多少站、周边公共自行车剩余多少辆可租用等实用出行信息;敦煌网筹划的“宁波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也于去年12月正式上线,预计今年可帮助1万家企业建立全球在线销售体系;京东将成立运营公司为宁波消费者提供“一天三送”服务,同时计划到2017年打造一个百亿级规模的“四中心两区一基地”。 未来,4.9平方公里的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将在海曙崛起。围绕“百万平米空间载体、千亿产值精品园区”的发展目标,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将被打造成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基地、电子商务应用支撑技术研发基地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试点基地,成为宁波市电子商务发展核心区。 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将实现电子商务企业办公、仓储和物流的集中运作。“目前,中国(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经竣工,海关、国检、邮政等部门已入驻办公,通过批复后就能够提供一站式国际邮包通关出口服务。”该产业园管理中心主任吴汉元介绍,产业园开园后,将为宁波2万多家传统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更将在宁波外贸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版撰稿 陈朝霞 许玉芬 鲍婷婷 图片提供 海曙区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