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陶琪姜 马俊)认识才两个月,就“出于信任”借给微信“好友”60余万元,还没让对方写借条。只是,这份信任换来的却是“好友”的消失。 韩女士是东北人,在宁波做生意,日子过得挺滋润。去年底,她收到一条陌生人要求加好友的微信,对方的微信签名“生活中有太多的苦难,但没有一种苦难是你放弃生活的理由和借口”打动了韩女士。对方自称姓陈,曾当过特种兵,退伍后到宁波生活,现在做建筑工程生意。再一聊,韩女士发现对方竟是东北老乡,于是越聊越投机。 线上聊了一个多星期,两人相约见面,也聊得十分愉快。几次见面、出游,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一个月后,陈某说自己的车子被撬,放在车内的钱包、证件都被偷了,重新办理的银行卡要25天后才能拿,手头缺资金周转,希望韩女士能先借他点钱。韩女士一口答应,随即取了15万元现金交给陈某,提都没提借条的事。陈某提出把价值60多万元的股份先转给韩女士作抵押,韩女士却说“我相信你”而没有接受。 20多天后,陈某再次提出资金周转需要借50万元。韩女士依然一口答应,跟银行预约后取了一塑料袋的现金给了陈某。这一次,她依然没让陈某出具借条。 偏偏陈某辜负了这份“信任”,在拿到50万元后就人间蒸发。这时,韩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报了警。 警方一调查,这陈某就是一赌棍,赌博输得没钱了就用微信“查找周边的人”功能随便找“好友”骗钱,韩女士不是第一个被骗的。被抓获后,陈某想起韩女士手里没有借条,竟妄图否认拿过对方的钱。无奈,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清清楚楚地记录下了一切。 昨日,记者从海曙法院获悉,陈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违法所得被责令退赔给受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