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参会代表受邀考察宁波电商城江北园区。(余晓辰 江俏 摄) |
跨境电商,下一片蓝海 电子商务让无数企业拥抱了互联网。当下,我国经济电商化已从流通业扩展到制造业,并进一步扩展到服务业和金融业。然而,全局性的扩展伴随着神话般增长的回落,如何多方借力实现创新,已经成为业界人士绕不开的话题。 去年9月,海关总署正式发文批复同意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实施方案,宁波成为全国第4个获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城市。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商业务也正生根发芽,逐步成为外贸领域的新亮点。 “国内的电商发展,五六年时间保持了30%多的增速,但到2016年趋势将逐渐放缓。而反观跨境市场,出口刚好处于起步阶段,以30%的增长率飞速成长,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机遇点。”在这次会议中,跨境电商成为与会嘉宾们关注的焦点。 香港PayPal公司的中小企业部门高级主管王庆男表示,根据机构的调研,2013年全球前六大跨境电子商务国家的交易总额为1050亿美元,而这个值,在3年内有望翻三倍。与会的众多香港业界精英,不约而同地将跨境电商视为下一片蓝海,宁波也早已谋定而动。 目前,我市正打造国家电子商务强市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推进以‘一城两区一中心’为布局的宁波电子商务城目标。到2017年,宁波将力争构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70亿美元。 服务借力,造外贸生态圈 面对电商领域的新蓝海,宁波已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我市海关共审核通过进口申报单4万多票,货值1300多万元,进口业务量跃居全国首位,来自全国各地的1.8万名消费者通过跨境平台进行了商品购买。 在几轮政策红利之下,跨境电商将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期。然而,和国内多数企业一样,宁波的“跨境军团”同样会面临许多问题,包括跨境的物流、通关、支付、保险、金融、结汇,甚至是多语言的支持,宁波的企业也正在寻找跨区域合作的触点。 “香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通讯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值得宁波学习借鉴,我们希望依托甬港合作论坛这一良好平台,推动甬港两地在电子商务产业领域的合作、发展。”宁波电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建波表示。 香港电子商务和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架构、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健全的电子政务体系。作为自由贸易免税岛、亚太地区重要物流枢纽,香港在大中华区最早提出“海外建仓、本地发货”的理念。宁波电商城投资开发公司董事长钟建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而便捷的数据服务是香港的一大亮点。“全球大中型的网络运营商、网络提供商,都会在香港设立数据中心。”香港IPTP网络执行董事陈昱介绍,亚太区数据中心的地位,使得香港能够为外地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运营成本。 垂直领域,中小企业突围点 蚂蚁也能抗衡大象?时至今日,中国70%的电子商务仍然在七家大企业的控制中。中小企业如何在大资本、大物流的电商平台战中突围,也成为论坛嘉宾们热议的话题。 “美国上市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类公司中,综合电商平台只有两三个,但是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有两百多个。所以今天的电子商务,是垂直电商时代和垂直移动电商时代,这是一个基本方向。”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袁岳分享了自己的洞见。 他认为,电商2.0时代的关键触点,第一是交互管理和基于交互基础上的产品和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这方面的代表企业是小米。第二,则是强大的引流能力,特别是移动人群的引流能力。掌握了以上两个要素,小企业仍有突围的可能性。 对大数据价值的开发能力,也成为中小企业决战蓝海的“法宝”之一。“大数据能够反映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转变,这时就应该对品牌发展方向进行战略调整,不能用固有的生态方式,否则将面临销售群的流失和品牌的贬值。”香港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宗第指出。 与会嘉宾们表示,中小企业如果要介入电子商务,个性化、独特性是必备的“敲门砖”。不同于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电商的“大而全”路线,垂直小品类的电商应该专注于在细分品类上精耕细作,挖掘细分产业的线上能量,培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从而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