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数量有限 主动“借阅”者偏少

甬城“真人图书馆”开张一年陷窘境

本报记者 周燕波

  图为钱利娜和刘佳芬在跟学生交流。 (海曙区图书馆提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近年,“真人图书馆”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兴起。所谓“真人图书馆”,就是说里面出借的不是一本本的图书,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借阅者读的也不是书,而是通过与“真人图书”的交流对话,获得知识、经验、感悟等。去年7月9日,海曙区图书馆与区新闻中心、月湖街道等部门合作,开出了宁波首家“真人图书馆”。“开馆”当天“上架”的4本“真人图书”,内容涉及社会学、民间手工技艺、心理咨询、党建等领域,当时有10多个读者闻讯后前来尝鲜“借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甬城有了“真人图书馆”的消息传开后,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时隔一年,“真人图书馆”现在运作情况怎样?

  借阅“真人图书”并不难

  如何借阅“真人图书”?记者在海曙区图书馆了解到,只要读者有图书馆的借阅证,都可以凭证借阅“真人图书”,只不过“真人图书”不像一本本书那样可以随时借走,而是需要预约登记。为了方便读者,海曙区图书馆还开通了“真人图书”网上自助预约系统,只要读者登录图书馆网站,输入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借书证号、借阅内容等信息后提交申请,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根据读者的借阅需求去寻找与之匹配的“真人图书”,找到后跟“真人图书”预约借阅的时间、地点,然后通知借阅者,如果借阅者突然有事没法在预约的时间或地点阅读“真人图书”,还可以重新预约一次,两次预约时间均不能到场阅读者,则认定本次借阅申请作废。

  据海曙区图书馆馆长陈俭介绍,“真人图书”可以一人借一“本”,即“真人图书”与读者坐在一起进行一对一地交流,也可以多人同时借一“本”,即“真人图书”与多位借阅者同时进行交流互动。当然,为了保证阅读效果,“多人”一般控制在10人以下。

  “真人图书”来自志愿者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真人图书”呢?是不是那些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才有资格当“真人图书”?陈俭解释道:“秉着‘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的理念,我们对‘真人图书’没有设置学历、职务、年龄等门槛,也就是说,就算你没有读过大学,只要在某一领域里有独到的见解或感悟,或者有独特的个人经历及丰富的人生经验,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者,都可以自愿报名成为‘真人图书’。有一位鄞州区的公务员曾经是一名缉毒特警,他在媒体上得知消息后主动报名当‘真人图书’,愿意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感悟等。”

  记者了解到,在“真人图书”中,有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汽车销售员、文保管理员、民间收藏家、刚走上社会的创业青年等等。当然,成为“真人图书”者,首先必须有一颗愿意从事公益事业的爱心,因为“真人图书馆”的每一本“图书”都是免费借给市民的,因此,当“真人图书”也是没有报酬的。

  阅读“真人图书”收获不小

  海曙区图书馆负责“真人图书”活动的应颖提到:有一本《巧手制作》的“真人图书”,真人就是来自月湖街道梅园社区的周亚萍。年近60岁的周阿姨是宁波一家工厂的退休人员,她的特长就是会制作中国结、香囊、绢花等手工艺品。去年她这本“真人图书”第一次出借就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今年端午节期间,周阿姨这本“真人图书”又被好几个人看中。周阿姨一边讲解制作香囊、中国结的诀窍,一边动手示范操作。在一个多小时的借阅时间里,有的读者当场就学会了制作香囊或中国结,感觉非常有收获。   

  陈俭说,“真人图书”的魅力在于这种新型阅读方式摆脱了读者与书籍间单向传递信息的局限性,读者在与真人交流中既分享知识、经验,又能感悟人生哲理。借阅“真人图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阅读地点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在阅览室,像年轻人喜欢的咖啡馆、茶馆、公园等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好地方。

  去年11月29日,“真人图书馆”还与东钱湖旅游学校合作开设了分馆。当天,馆长陈俭带着5本涉及人生哲学、民间手艺、户外旅游、宁波文史等方面内容的“真人图书”来到该校,受到了学生读者的欢迎。其中《人生哲学》这本“真人图书”,就是在宁波市图书馆工作的季闽浦。几位“读”了这本“真人图书”的学生表示,季老师讲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给同学们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深受启发。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里,图书馆推出报告文学《一个都不放弃》的作者钱利娜,以及书中主人公———宁波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两本“真人图书”,供小读者们“阅读”。孩子们面对面地与作者、书中主人公对话、交流,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感受就更深刻了,感觉收获特别大。

  主动借阅“真人图书”读者很少

  据陈俭介绍,“真人图书馆”开张一年多来,出借的“真人图书”有15本,读者有100多人,社会总体反响不错。但是,记者了解到,在这几次借阅活动中,读者主动下单借阅的极少,大多是图书馆通过网站、手机等提前发布活动信息,把“真人图书”安排在一个地点,让读者过来集中“阅读”。虽然说这种形式客观上也收到了效果,但毕竟与自愿借阅、自由选择的图书馆性质有点偏离,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变形,相当于变成图书馆办的一个读书沙龙了。

  陈俭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真人图书馆”在宁波目前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还没形成气候,市民对“真人图书”这个新鲜事物也不太了解,主动参与这种新型阅读方式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其次,现在“真人图书馆”的“库存量”有限,且种类也不多,虽然几经努力,但至今募集到的“真人图书”还不到20本,读者挑选的余地小,自然冲淡大家的借阅兴趣,甚至有好几本“真人图书”一直被“闲置”,一次也没被“借阅”过。

  为此,陈俭呼吁甬城有更多的文化、教育界及民间人士前来报名加入“真人图书”的志愿者队伍,扩充“真人图书馆”的库存量,丰富“图书”品种,同时也希望市民多多关注与参与阅读“真人图书”活动。“我们也欢迎其他部门与我们合作,比如我们可以跟市内各图书馆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联网,对全市的‘真人图书’资源进行整合,互相分享,这样‘真人图书馆’的影响、规模就大了,如果有100本以上的‘真人图书’可供借阅,我相信感兴趣的读者会大大增加。”陈俭说。

  相关链接

  真人图书馆最早起源于丹麦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2000年7月,该组织在丹麦罗斯基德音乐节上举办了一次活动,叫做“真人图书馆”,即现场出借75本“真人图书”与观众互动。其宗旨就是反暴力、鼓励对话、消除偏见,在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友谊。2008年,“真人图书馆”首次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现,随后陆续在国内一些城市流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