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阳明的呆气

岑燮钧

  【思想散墨】

  大抵圣贤,免不了会有一股呆气。

  当今之世,人是活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油了。各行各业都流行潜规则,懒得有人较真。就是专家,也言不由衷,朝秦暮楚,很少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直话直说,把真理和真相告诉大众。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圣贤的时代。

  其实,自古以来,我们并不缺乏圣贤。不要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孟老庄,群星璀璨;就是宋元明清,立德立功立言,也代不乏人。明朝的王阳明就被人称为“真三不朽”,其故里余姚瑞云楼里还挂着这样的匾额。

  我们现在有个当芝麻官的爹,就了不得,动不动喊“我爸是———”。王阳明有个好爸,叫王华。说起来吓你一跳,王华可是状元。王华从小就有呆气。六岁时,与邻居小孩在河边玩耍,远远看见一个醉汉在河边洗脚。醉汉走后,王华发现河埠头留着一个袋子,伸手掂了掂,居然颇为沉重,猜想可能是贵重之物,就决定留下帮人看着,又怕别的小朋友来拿,就把它沉到了水中。小朋友来问他,他说不过是几块石头,于是人家就走了。过了会儿,那个醉汉果然来找,王华就告诉他原委,让他自己下去拿。那醉汉拿上来一看,里面的金子分文未动,就拿过一块小的酬谢,让他买糖吃。王华笑笑说:“我家难道少糖果而要你的金子吗?”说完,就跑走了。

  或许有人会说,小孩纯真,不难做到。那么,王华成人后是否还是一个至诚君子呢?因为学问好,王华被大户人家请去做家庭教师。一天夜晚,忽然有一位美女敲门来访。王华正要走避,那美女却道自己是主人小妾,因主人年老无后,特来借种,怕王华不信,还拿出扇子让他看主人题词:欲借人间种。王华也不答话,拿起笔来,就在后面添了五个字:恐惊天上神。这就呆了吧。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样呆气的爹,你让王阳明如何高喊“我爸是王华”呢?

  老实说,王阳明的禀赋里本来还有一点邪乎的东西。他可比他老爹复杂多了。他幼年丧母,父亲的小妾待她不好,他就借巫婆整治她。一天,他在街上看见有人卖不祥之鸟———枭,就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买下枭后,他来到一个巫婆那里,耳语一番,给了好处。然后返回家中,潜入庶母房中,把枭藏入被褥中。过了一会,庶母回房休息,揭开被子,枭冲天而起,满屋乱飞,庶母大惊失色,打开窗户才赶走恶枭。本来,野鸟入室,就不是什么好事,何况又是不祥的恶鸟。这时,大家听到响动跑进来,王阳明就建议问问巫婆这是什么征兆。巫婆一进门,就说家里有怪气,又说庶母气色不好,当有大灾临头。庶母就告之恶枭入室之事,问其吉凶。巫婆说问问家神,就让她点起香烛,入定后,就装作大夫人附体说她虐待自己儿子,如不悔过,要来取她性命。庶母信以为真,从此不敢再对王阳明无礼,却不知道这是王阳明与巫婆演的一出双簧———固然,庶母有错在先,但王阳明这样整治父亲的小妾,多少也有点不厚道吧。

  所以,像王阳明这样的人,若是出在一个官油子家庭,即使不耀武扬威,起码也“阴”得很。可是,因为老爹是老实人,带在身边,所以他也油不到哪里去,反倒像他老爹一样,多了一股呆气。这不,父亲让他好好读书,也中个状元,他很是不屑,说要做个圣贤———这不啻是痴人说梦。十七岁那年,他奉父命到江西迎娶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之女为妻,结婚那天,却找不见人,原来走到一处道观,与一老道论道,谈得兴起,就跟着老道学道。两人闭目对坐,第二天被人找到时,姿势还丝毫未变。二十八岁金榜题名后,出巡江北,审了一些冤案,做了一些实事。三十岁时,公事之暇顺道游历九华山,遇一蓬头垢面的修行者,向其求道。被拒之后,依然热衷访道。听说山巅有一老道,不食人间烟火,就去拜访。见其蜷足熟睡,一直等到他醒来,谈经论道之后才尽兴而归。回京后,不屑文会小咏,托病辞官,在家乡四明山的阳明洞筑室隐居。他没有只把读书当做求取功名的敲门砖,而把精神世界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精神固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万万不能,王阳明是有这点呆气的。多年来,他从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成为圣贤。这目标,如果放在今天,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其实,王阳明身上,始终存在着呆气和油气这两种相生相克的气质。因为呆直,所以他敢于指斥刘瑾为权奸,以至于被廷杖四十,贬为龙场驿丞。但他又不是一个不知权变的人,他也很油,知道刘瑾不会放过自己,肯定会半路杀来,过钱塘江时,就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把自己的帽子和鞋子留在江边,还煞有介事留下一封遗书,表示已投江自尽。可是,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他潜回父亲任官的南京,父亲劝他还是前去穷山恶水之地上任。作为体制中人,你能躲到哪里去呢?父亲的想法是朴实的。确实,当苦难临头时,是直面前路还是像一个八卦先生一样游荡江湖,作为替补圣贤,王阳明也面临着哈姆雷特般的选择。最终,他选择了流放,呆气战胜了潜伏在体内的油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圣贤早就有言在先。可是,龙场驿在贵州修文,那是荒蛮之地,人生地不熟,你与谁坐而论道?王阳明坐在石棺中,苦苦求索。道在哪里,道在自身。天高皇帝远,只能凭良心去做事。此情此境之下,他忽然悟得“良知”两字。他把自己的体悟,与五经相互印证,无不吻合。从此,他就不断宣讲自己的“致良知”之说,开创了心学一途。

  没有呆气,就没有圣贤。说到底,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一种油滑的市侩哲学。王阳明后来遭遇宁王反叛。在敌众我寡,形势逼人的情形之下,依然知难而进,一举剿灭叛军,正是这种呆气的最好体现。若是换作聪明人,真不知有几人俯首几人称臣呢。

  当今之世,缺的不就是这么一股呆气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