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山东省德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德州生态科技城建设,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如今已初具雏形。目前,德州开发区在生态科技城建设范围内续建项目14个,新注册项目12个,新签约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27个,总投资近330亿元,还有在谈重大项目112个。 “一城多园” 闯出发展新路径 今年3月28日,德州市政府与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双方将在德州开发区建设“张江·德州高新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共建园区打造成国家级低碳科技与产业基地。 德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明国说,生态科技城的建设既不能放弃大企业、大项目带来的税收和产值,也不能放弃科技企业带来的活力和潜力。我们要在产业与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创造出产业与金融融合、产业与服务融合、产业与人才融合的发展模式,以“一城多园”打造产业“动车组”,走出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除了已签约的“张江·德州高新科技合作示范园区”,他们还与台湾中部科学园区缔结成为姊妹园区,共建台湾科学产业园;与上海浦发集团合作,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的浦发产业园;与北京开发区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孵化”未来 科技才是原动力 被世界知名的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聘为高级研究员的焦文华博士,当他关注到德州开发区“孵化园”特别重视高素质人才后,便有了来此创业的想法。 2014年2月份,他的大输液视觉检测机器人项目计划书通过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项目评审委员会的审核,并被列为重点项目。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出差的一个多月,“孵化园”的工作人员已经帮他把公司注册事宜办好了。 “我们引进人才不仅要比政策力度,更要拼兑现速度。”德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许勇表示,通过机制创新,最大限度提能增效,形成滚雪球式、成建制的人才引进模式,使“决策快、审批快、兑现快”成为开发区招才引智的核心优势。 通过实行招项目与引人才一体化的“选商引智”模式,德州开发区做到项目与人才有机对接、同步落地。已经落地的中商产业智慧总部、恩源电子商务总部等项目,都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落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