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亚俄港风光。
|
卡亚俄港是秘鲁第一大港,位于里马克河出海口,西濒太平洋,东靠安第斯山。海上有圣洛伦索岛,岛上设有军港,成为屏蔽卡亚俄的要塞。卡亚俄港作为秘鲁首都利马的外港,同利马有两条铁路和一条公路相联系。我们从利马驱车向西北行驶15公里,转瞬便到了这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一路上,我们发现滨海地带住宅零散,人口稀疏。听导游介绍说,一到礼拜天,市区的居民纷纷云集海滨,浅黄色的沙滩上彩伞簇立,人头攒动。裸露着古铜色皮肤的男女游人,身上涂着油光发亮的防晒油,或平心静气躺着晒日光浴;或嬉笑追逐玩着水球,人声嘈杂,熙熙攘攘。 繁忙的码头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卡亚俄港有南北两条防波堤。南堤长1089米,北堤长2175米。两堤间宽度为137米。港上有四座“丁”字形码头,平均每座长183米,水深9米,可同时供22艘远洋船只停泊。吃水8.8米以上的船只涨潮时可以进港。此外,还有一座两个泊位的油轮码头。 近处,20多台各式起重机正在繁忙地装卸,进口货物主要是机械、车辆、纺织品、食品和化工产品。出口物资有鱼粉、石油、矿石、棉花、糖和罐头鱼。130多台铲车川流不息地奔驰于仓库和码头之间。150吨的浮吊像一只巨大的恐龙兀立在港口,镇守着海上大门。 我们在绿叶扶疏、花香郁馥的岸边草坪上凭栏远眺,泱泱无垠的大海,碧波万顷,烟波浩渺。停泊在锚地的远洋轮随着海浪摇曳着,好像正急迫地要向卡亚俄港驶来。 秘鲁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卡亚俄港是著名的渔港。每逢捕捞季节,各式渔船从这里扬帆出海。1970年秘鲁的渔获量达到1200多万吨,占世界首位。1972年因为一股名叫“埃尔尼尼奥”的赤道暖流突然南下,水温的骤升使这一带冷水性鱼类大批南逃并中途死亡。此后渔获量锐减,每年大约在四五百万吨上下徘徊,鱼产品出口占全部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一,可见渔业在秘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在渔港的浅水码头参观刚刚满载而归的渔船,阳光照在银白色的鱼鳞上发出耀眼的光亮,浓烈的腥味引来大群鹈鹕。这种以吞食鱼类而称著的海禽,拖着沉甸甸的鹤嘴般长角喙,脖子里还鼓着能贮存食物的颈囊。它们贪婪地在渔船上空盘旋,眼睁睁地望着满舱的鲜鱼垂涎三尺。 造船业中心 听导游介绍,卡亚俄是秘鲁的造船业中心,秘鲁政府为了保卫二百海里领海主权和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而积极发展本国的造船工业。秘鲁工业银行和金融开发公司在这里大量投资。海军工业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之后即开始在卡亚俄港的一个设备简陋的船舶修配厂的基础上兴建造船厂。 在一次应邀参加2万5千吨油轮在卡亚俄港的下水典礼上,一位秘鲁海军军官送给我们一份新轮剖析图作为留念,并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20多年前这里连个生产零件的车间也没有,铁板和钉子也得从国外进口。而今这个厂已经初步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造船联合企业。我们参观了一些工地和车间,只见船台旁焊花飞溅,电光璀璨;厂房里锤声叮当,机器轰鸣,到处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船舶修配厂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厂开始只能制造30吨木制拖网渔船,后来逐步生产200至600吨各种类型的渔船。1974年2万5千多吨大型货轮“亚马逊号”在这里下水之后,秘鲁的造船工业便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局面。几十家中小型造船厂星罗棋布于全国各地。卡亚俄、钦博特和伊基托斯等地的造船厂都已经能为秘鲁石油公司制造大型油轮。目前油轮正在向7万5千吨位升级。 迄今,秘鲁已自行设计制造了海岸巡逻艇、科学考察船和各种类型的渔船。在秘鲁辽阔的海岸线上,正活跃着4000多艘渔船。卡亚俄生产的渔船不仅供应本国的需要,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非传统产品出口项目,不断向安第斯集团成员国和其它拉美国家输出。连一些中东和欧洲国家也纷纷前来订货,秘鲁造船工业在南太平洋国家中居首位。 参观完船舶修配厂,当洁白的海鸥追逐着五彩斑斓的晚霞,太阳在沉沉的暮霭中收敛起它金色的余辉的时候,借助点点星光,在劲吹的海风中,我凭着灯塔照射的方向,翘首西望大洋彼岸,心中遥想,此时此刻祖国的东海也许正是旭日喷薄欲出的时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