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正在车棚里安装插座。(王伊婧 摄)
|
本报讯(记者王伊婧)还记得江东民安小区头顶的“蜘蛛网”吗?民安小区于1995年交付,当时车棚没设计通电,为给电动车充电,居民无奈之下,纷纷私拉电线。几年下来,在车棚上空竟织出了一张巨大的“蛛网”!(详见本报去年11月22日A9版) 时隔9个月,又到台风季,如今,“蛛网”的近况如何?昨天,记者进行了回访。 现场:“盘丝洞”已接线入地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小区南门附近、两栋居民楼之间的“蛛网”旧址。 原先从两侧楼房空降到露天车棚的密集“飞天”电线,如今已“稀疏”不少,剩下几根孤零零在低空盘旋,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现场,几名工人正在忙着给一间间车棚接线入户、安装漏电保护器,一片热火朝天。 家住1号楼301室的李阿姨,一见记者采访,就得意地打开车棚,亮出了最新装上的插座。“以前我家电动车充电,还得从6楼接下来,这一接就是七八年。”她喜滋滋地说,“现在可好了,社区帮我们设计了个方案,从自家火表接出一根电线,然后埋线到地下,再接到各户车棚里,总共费用400多元。然后我们居民、社区、物业各承担1/3,算下来,一家只要付130多元,就可以弄好了。” 一旁,居民黄大爷也凑了过来,给社区点赞,“居委会确实挺不容易的,为了这个事,今年协调会都不知道开了多少次,这下总算好了,全部理顺了,现在又安全又方便还省钱!” 社区:9个月的拆解之路 拆解“蜘蛛网”,这事到底有多难?东海社区书记刘琴最有“发言权”。 她告诉记者,这张“蜘蛛网”一直是社区的一块“心病”,尤其在去年11月本报关注后,社区更是将此事列为了工作重点。 刘书记介绍,最初,社区决定对148户露天车棚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准备安装电缆线,并联系电业局上门测算相关费用。“但当时,电业局测算出来结果是,改造费用为每户700多元。一通报,居民觉得太贵,承受不了。” 于是,社区又开始“开动脑筋”,怎么把费用降下来?社区特地请来有资质的安装队,核算出一个“不再另外安装一户一表的方案”,就是直接从每户自家的电表中接电。“当时我们就两点要求,一是确保安全,二是不能‘飞天’拉线。满足这两点,再争取把价格谈实惠一些。”刘书记说,此外,社区还加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当时没考虑到漏电保护器,这个还是在居民协商会议的时候,居民提出来的。” 最后,安装队给出了每户安装费用400余元的报价。虽说价格降了近一半,但很多居民还是表示难以接受。 刘书记说,居委会联系了小区物业,反复协调,最终商定了总费用由居民、社区、物业各承担1/3的方案。现在先选取100户试点,如果效果好,最后48户再全面铺开。“这下总算‘皆大欢喜’了!” 她指着楼道口埋线管,欣慰地对记者说:“下周之内,我们这里就能彻底完工了。这张电‘蜘蛛网’没了,以后刮风下雨,我们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