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东海军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实根基筑起挺拔大厦

---宁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纪实

    通讯员 赵继承 记者 王佳

  9月20日是第十四个全民国防教育日。

  沧桑的镇海海防遗址,巍峨的“红色四明”大地,不仅见证着宁波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也在宁波人民的内心刻下了强烈的国防情结。

  全市各级把“建设宁波、巩固国防”作为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的使命课题,以倾心国防、支持国防的真挚情感,打造出了一座坚固的国防精神长城!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多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走进宁波,与时俱进的国防观念和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随处可“见”。

  饱经沧桑的海防遗址、抗日烽火洗礼的“红色四明”时刻提醒着宁波人,没有强烈的国防意识,势必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发生在镇海的中法海战和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显示了宁波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部悲壮辉煌的抗争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笔者获悉,“十一五”期间,市里先后对镇海海防遗址和四明山进行修复保护和红色旅游开发,使之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市委、市政府牢固确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双赢”思路,自觉把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了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和制度机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实现了国防教育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和网络全覆盖。

  大发展要有大国防,大国防要从观念抓起。近年来,宁波公共交通集团、港务集团、镇海炼化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把国防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不但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国防意识,促进了企业凝聚力的提高,也实现了国防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赢”。

  宁波公共交通集团朱总经理说:“缺乏国防忧患意识的领导,不是称职的好领导。”为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公交集团把国防法规列入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内容,主要领导亲自登台授课辅导,为员工讲授我军光荣传统、国内外形势,让员工了解国防、了解部队、了解官兵。

  在点滴中培育员工国防意识。全市各大中型国有企业坚持把企业管理与军事化管理相结合,每年招收员工,上岗前必须先过军训关,让新员工们体会军事训练的严明纪律;在大项集会中,开展演讲、拉歌等军营文化活动,让员工们感受军营文化氛围。

  由行政命令向启发自觉、依法实施转变,由抓个体教育向抓社会教育转变,由提高觉悟向提升全民国防素质转变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口号声此起彼伏。每年9月入学,宁波各中小学的第一课就是国防课,万余名学生分批走进区少年军校,接受为期一至两周的军训。1988年4月12日,宁海县成立了全国第二家少年军校,并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校名。随后,少年军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截至目前已在全市普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宁海县人武部政委邓富根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今天拥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拥有什么样的明天!”

  各地利用少年军校这个平台,开设国防教育课,开展“爱军、拥军、学军”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队列、打靶、参观驻军军史馆、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观看部队军事表演等军事培训,形成了日常管理突出“国防”、课堂教学渗透“国防”、开展活动围绕“国防”、创设人文环境体现“国防”的特色办学模式。

  学校重视国防教育,党政机关更重视。他们把国防教育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作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来考虑。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法规,使全市各级各部门履行国防教育职能有章可循,保证了国防教育依法、持续、协调运行。

  我市全民国防教育在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同时,还结合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区分党政机关、企事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等不同对象和特点,分类指导,分层实施,使教育的课堂更广阔、受教育者范围更大、群众性更强。

  国防知识谜语有奖竞猜活动吸引了近千名群众,步行的、推车的纷纷驻足一试身手;答对的神气十足地领了奖品却不愿走,总想再琢磨出几道谜底来;答错了,纯朴的笑容后面还透着股倔劲儿,非得问个究竟弄个明白……鼓楼社区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期间,都在中山广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面对群众的这份热情,中山社区陈主任乐得合不拢嘴:“社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贵在经常,重在参与,答对答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民营企业普遍重视国防教育,把国防教育作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的有效载体。

  金田集团提出了“产业报国,强我国防”、“国防建设,民企有责”的口号,建立健全了党政工团联席会议、政工例会、国教办例会等制度,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公司均规定了具体职责,做到了国防教育内容清、方法明、要求知。几年来,企业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设了专门的办公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内部局域网,购置《双拥模范城在召唤》、《国防法》等上千册图书资料和上百部国防教育电教片。

  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各企业还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八一”建军节等时机,采取召开座谈会、分发宣传资料、走访慰问、参观见学等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每年建军节,各企业都要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回顾建军历史,座谈当前国内外形势,认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有的还定期制作“心想武装,情系国防”板报,宣传集团开展武装工作的情况。

  作为长期性、历史性的课题,国防教育不仅需要历史的、长远的思考,更需要创新的、开拓性的实践

  “蓝蓝的天、蓝蓝的海,宁静的公园、繁华的街道,火红的军旗、驰骋的军舰……”

  伴随着一组组精美画面的闪现,在天一广场六号门,由民营企业家支持建造的国防教育电子显示屏上滚动出“弘扬国防精神,共建钢铁长城”、“支持驻军发展,就是保护幸福生活”、“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等字幕,国防公益广告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报刊等大众传媒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十一五”期间,我市逐步完善了“广播上有国防之声、电视上有国防图像、报纸上有国防栏目、网络上有国防网页”的宣传教育格局。每周下午2时,“国防之声”广播电台国防教育专线准时宣传国防知识、国防法规,以及爱国拥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每周,宁波电视台都会定期播放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各地政府信息网开设了国防教育网页,建立了国防在线、征兵问答等专栏。2008年,市双拥办和国教办还开办了《三江兵事》杂志,双拥先进典型、党管武装好领导、参建共建的事迹,被一一编辑进来,他们真情拥军、关心国防、抢险救灾的感人故事,成了妇孺皆知的美谈。

  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利用“八一”、“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征兵等时机,把国防教育知识编成对联、顺口溜、谜语群发给客户,“国防彩铃”“国防短信”“国防网校”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既丰富了免费信息的内容,又履行了应尽责任。多手段、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使国防知识随电波进入到千家万户,进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舆论宣传格局。

  各地还在街(镇)、社区、居委会建立起三级国防教育辅导站,针对辖区群众信息渠道广、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市民文明学校等教育阵地,集中学习国防法规、宣传国防知识;各县人武部设立民兵分队、青年民兵之家等国防教育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让国防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

  “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要注重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给群众。”市国教办主任赵天云说。近年来,我市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重要节日期间,连续开展了民营企业家“富国强军电视论坛”、电视演讲大赛、“我心中飘扬的旗帜”主题演讲、领导干部国防论坛等别具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

  将国防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党政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是我市国防教育活动的又一创新做法。

  我市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国防教育工作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等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入、同步考核。还先后建立健全了人大代表视察驻区部队制度、预备役团党委报告工作制度、地方党政领导过“军事日”制度等20余项涉军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强化了各级干部的国防观念,做到了国防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

  为了市民幸福和谐工作生活、孩子安心愉快上学读书,宁波不仅要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更要建成国防大市

  今年清明节,我市投资2个多亿修缮的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建成使用。为挖掘、收集烈士的感人事迹,弘扬“红色四明精神”,市里专门组成烈士事迹寻访团,沿着烈士生前战斗过的足迹寻访。市教育局把烈士事迹编成教育资料,让全市大中小学学生学习。而象征宁波军民抗御外侮的海防遗址,尘封多年的经典战事,军民同心鏖战冰雪的感人事迹,也成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鲜活素材。

  近年来,全市各地在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文化资源、搞好革命历史遗址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军史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建设,先后修缮烈士陵园11处,兴建了人民防空博览园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防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这些景点就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在宁波,领略过繁华亮丽的街道、新颖独特的城市建筑和海韵浓郁的生活气息,细心观察,还能看到许多写着“军民共建路”、“国防教育一条街”等小标牌,而街道悬挂的国防宣传彩旗、条幅更是不计其数,大型国防标语牌随处可见。军分区政委赵恺感慨地说:“宁波是国防之城、双拥之城!”

  在宁波人眼里,国防建设无淡季。无论节假日还是平时,无论是繁华闹市还是郊区,到处充满了浓浓的国防氛围。凡是有商业的地方,普遍为军人提供优先、优质和优惠服务;凡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随处都能见到军人免费的告示。

  宁波战略地位重要,“一城市民半城兵”。驻军的增加并没有削弱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爱,拥军热情风逐浪高,经久不衰。

  把国防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通盘考虑,驻军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安排,经费纳入财政统筹预算,这是“一班人”对国防工作提出的目标。在营房、训练场地、供水、排污、通讯、供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市采取地方财政直接投入和政策性减免资金等方式,帮助改善部队工作、训练、生活条件,帮助驻甬部队完成了10多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支持国防建设,力度多大都不为过!”在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加大国防教育投入的同时,先后出资4.72亿元帮助部队修(扩)建了方便机动、利于战备的各种战略通道。

  在庆丰桥建设问题上,驻甬某船运大队提出设计高度不够,影响船艇进出,市领导高度重视,决定修改设计方案,将桥拱净高升高到20米,增加投资2亿元。

  “十一五”期间,各地新建了集防卫作战、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于一体的指挥所和民兵训练基地、弹药库,组建了常备民兵应急队伍,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大力开展科技拥军活动和迈开军民融合式发展步伐,明确要求各单位要主动与驻区部队协商,了解部队在履行新使命中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相关职能单位有计划地将驻区大中专院校和国有企业的信息、电子、电磁、控制等军地通用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部队的科技练兵,组织专业人才到部队服务,使民用科学技术转化为潜在的战斗力。

  今日,宁波民兵不再是“土八路”,而是拥有一支包括高炮、通信、防化、科技等专业技术分队在内的基干民兵队伍,把宁波地区的海防前线变成了军民合筑的巍巍长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