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北率先引进专业化机构入驻社区,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

智慧养老,路有多远?

  厉晓杭 吴红波 顾筠 沈莹 陈旻杰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试运营,江北区中马街道慈爱嘉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积攒下良好的口碑,并于昨天正式开业。这个由政府主导、公益参与、市场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为5000多位老人提供30余项专业化的智慧养老服务。这样的合作模式,在我市尚属首次。而专业化的养老机构入驻社区,如何对接需求,如何开展运营,仍然值得探索与完善。

  一张地图,定位“他”在哪儿

  经过多方探索,江北区在中马街道建成“恰如家”智慧养老平台,并率先引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国内知名专业机构“慈爱嘉”。走进位于槐树社区的慈爱嘉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不仅有康复室、阅读室等诸多活动室,更智能的是:这里已建有三维数字地图,录入了5000多位老人的详细信息。老人在家只需要按一下终端按钮,地图便能定位老人的位置,及时上门送去服务或救助。

  同时,该中心为每个老人“定制”了一套康复计划表,对老人的疾病史等有详细记录,并对资料进行动态更新。工作人员将根据评估结果,为老人提供普通服务、重点服务、定制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服务。

  离家不离社,小型化就地养老受青睐

  老人对邻里街坊、对故土的情感,使得大多老人希望就地养老。离家不离社,离家不离村,小型化的就地养老,开始受到青睐。

  中马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的运营模式就是源于就地养老的理念,中心有效地整合各方力量,配置专业服务团队,合理开发利用中心及社区基础设施,使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包括医疗护理、健康娱乐及慢病管理和健康监护等优质服务。 

  江北区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认为,“公办民营”的合作模式,使得政府可以借助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对居家养老进行全面规划,从直接参与中解脱出来,建立起管理部门监管,市场主体承办的新兴角色定位机制。

  智慧养老,亟须多方力量参与

  市民政局副局长蒋志云表示,目前宁波有118万老人,机构养老仅能解决5%的老人养老问题。居家养老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养老方式,但是居家养老怎么走,干些什么,怎样以需求为导向,扩大服务面是当前居家养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政府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是促进多元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积极探索。

  江北区人大副主任马福年告诉记者:“如今江北城市化的进程很快,新建成的小区很多,再过五年,六成人口将向社区集聚。如何在社区就地养老,是一个课题。而单纯靠政府财政支持,不太现实,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进来,才能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进而形成市场细分。”

  市委党校教授钟春洋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生活能自理,真正的养老压力来自8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这个群体需要专业化的照料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文关爱。如果政府与专业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模式,并可复制、可推广,管理模式也标准化,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建立起老龄友好型社区,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据悉,下一步,江北区将在中马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在城区各街道推广,同时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扶持民间养老产业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