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门诊和病区

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赵冠菁

  市第一医院门诊大厅里人流如织,一楼的导医台前围了一圈来寻求帮助的患者。“验血在几楼?”“内科怎么走?”“哪里能预约挂号?”……3日早上,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周洁和徐娟娟耐心地解答,从7时半一直忙碌到9时半门诊早高峰结束,才顾得上喝一口水。

  每天,在市第一医院内有10来名“红马甲”,有的在门诊大厅,有的在二楼、三楼和五楼的门诊和检查区域,国际保健中心的大堂,为病人提供导诊、借轮椅、取化验单、协助挂号等各类志愿服务。

  门诊大厅里来了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走路颤颤巍巍的,两人还互相抱怨着。徐娟娟迎了上来,问清了缘由。原来,老爷子拉肚子,急着出门,忘了带医保卡。徐娟娟扶着老爷子到挂号窗口,替老人填好个人基本信息,然后帮他挂了内科号,又从病员服务中心借了一把轮椅让老爷子坐上,送到二楼诊室。老两口一个劲地道谢。

  志愿者常常为患者跑前跑后,推着做各项检查,直至送到病房,所以绝大多数志愿者穿平底鞋上岗。他们自豪地告诉笔者,他们就好比一块磁铁,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候美飞说,她就是因为接受过志愿者的服务,萌生了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念头。如今,志愿者队伍已从3年前的40余人壮大到719人,累计服务超过26万人次。

  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说,目前志愿服务已从门诊延伸到病区,每月还有抗癌协会的志愿者到病房“现身说法”,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市第一医院病员服务中心主任乐凌说,志愿服务架起了一座医患间的连心桥,患者的就医感受好了,就诊更有序了。

  11时许,医院里不再人头攒动,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依然微笑站立,随时准备着提供帮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